[发明专利]一种鱼药辅助混合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7598.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家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家治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37/36;A01N35/00;A01N43/64;A01N43/40;A01K61/13;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混合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需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鱼药辅助混合药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养鱼生产中,如何有效地防治好鱼病,是养鱼成败之关键,正所谓“养鱼不发瘟,富得你发昏”,可见鱼病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见的鱼病主要是:烂鳍病、原虫性鳃病、细菌性腐败病、棉口病等。以上疾病大多由于水体污染滋生病菌而引起,多采用土霉素、青霉素、硫酸铜、硫酸亚铁、漂白粉等杀灭病菌。但这些灭菌方法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残留氯、铜、铁等重金属元素,或者残留的抗菌素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常用的灭菌方法像是一把“双刃剑”,杀菌的同时产生一定隐患。
目前人类对食品中的化学药物、抗生素、磺胺、农药、重金属的残留问题非常重视,各国制定了严格法规,我国淡水鱼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在渔业水产养殖中使用安全的鱼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份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鱼药辅助混合药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鱼药辅助混合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醛类杀菌剂2-4份,三嗪类杀菌剂2-6份,吡啶类杀菌剂1-3份,分散剂2-5份,表面活性剂1-2份,崩解剂2-3份,抗冻剂1-5份,增稠剂2-7份,化学增氧剂11-13份,生物菌剂1-2份,柠檬酸钠0.1-0.2份,粘合剂0.6-1份,水300-360份。
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醛类杀菌剂2份,三嗪类杀菌剂2份,吡啶类杀菌剂1份,分散剂2份,表面活性剂1份,崩解剂2份,抗冻剂1份,增稠剂2份,化学增氧剂11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份,粘合剂0.6份,水300份。
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醛类杀菌剂4份,三嗪类杀菌剂6份,吡啶类杀菌剂3份,分散剂5份,表面活性剂2份,崩解剂3份,抗冻剂5份,增稠剂7份,化学增氧剂13份,生物菌剂2份,柠檬酸钠0.2份,粘合剂1份,水360份。
所述的份为重量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冻剂为二甲基亚砜、甲酰胺、氯化钙、醋酸钠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为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所述化学增氧剂是由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按质量比5:3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制成。
所述的辅助混合药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过氧化氢均匀喷洒在无水碳酸钠上,期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氯化钠并混匀,形成结晶复合物,待复合物冷却后碾成粉末,即得化学增氧剂;
将醛类杀菌剂、三嗪类杀菌剂、吡啶类杀菌剂、分散剂,置于发酵槽内,搅拌,至混合后,冷却,分三层,取出后分开放置,
分批经过预热器预热后进入蒸馏器,在所述蒸馏器中进行降膜式蒸发,蒸发后的蒸汽在所述蒸馏器内经冷凝后收集,未被蒸发的液体通过循环泵泵入到所述预热器中;
表面活性剂、崩解剂、抗冻剂、增稠剂、化学增氧剂、生物菌剂、柠檬酸钠、粘合剂混合后分为三份,与收集的三批蒸馏液混合,使用时,采用1-3-2批次使用。
药剂通过喷药装置喷出,喷药装置包括药罐,药罐上端开口,下端设有孔,孔上焊接有金属管,下端连接由若干管焊接而成的六通接头,其中一通连接在金属管下端,其余5通分别连接空心管,5根空心管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金属管垂直,所述的金属管侧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环,环侧壁设有横向杆,金属杆插在泡沫板内。
所述的环侧壁设有螺纹孔,横向杆一端设有螺纹,横向杆螺旋在环侧壁。
所述的横向杆为塑料杆。
所述的药罐侧壁设有进药口,进药口连接一根进药管。
所述的空心管设有双层,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的内层管靠近六通接头的一端与外层管内壁封堵,外层管上设有孔,孔上连接一根进气管。
有益效果在于:随着气温的上升,表层水温逐渐上升,密度逐渐下降;晚上气温低于水温,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表层水温也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导致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从而引起上下水体的对流,杀菌药剂随着水流动至水下,有效避免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带到整个水体,降低了养殖鱼类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减少鱼病的发生,同时,增氧剂的投放,加大底部氧气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家治,未经姜家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柏专用生根剂
- 下一篇:一种图像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