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碱生产用MVR蒸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5981.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太;余建兵;张云照;石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9/02;C01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036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碱 生产 mvr 蒸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碱生产蒸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纯碱生产用MVR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纯碱的生产一般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采用氯化钠做为原料,采用联碱法与氨碱法生产标准纯碱,另一类是一硫酸钠(芒硝、元明粉)做原料来生产纯碱;无论用哪种方法最后都需要对产品进行蒸发浓缩结晶。而溶液的浓缩结晶多采用工业蒸汽实现,传统的蒸汽方式能耗高,蒸汽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如对已被预热的浓缩液,没蒸发1t水,单效浓缩需耗蒸汽1.2t左右,双效浓缩需耗蒸汽700Kg,三效浓缩需耗蒸汽400Kg左右。
MVR蒸发器,机械蒸汽再压缩的简称,是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蒸发器工作过程是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蒸发罐中进行换热,除开始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无需生蒸汽。蒸发同样1t水,仅需耗电25度,大大节约了能源,并且提高了蒸发效率。但现有蒸发装置的蒸发罐大多采用管内进物料液,管外为蒸汽的方式对物料进行蒸发,这样容易造成管内结垢,管内污垢易影响蒸发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不易清洗,且清洗时亦看不清管内清洗后的情况,如果经常更换管道又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碱生产用MVR蒸发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罐中换热管内易产生污垢且不容易清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碱生产用MVR蒸发装置,包括预热器、加热器、蒸发罐以及压缩风机;所述蒸发罐通过管道分别连接预热器的原料液出口、压缩风机及加热器,所述蒸发罐内上部为分离室、中部为蒸发室、下部为结晶室,所述分离室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压缩风机和加热器管程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室顶层设置有螺旋蒸汽管,且蒸发室内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U形管,所述U形管管口与螺旋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室一侧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螺旋蒸汽管一端开口与蒸汽入口想连通,螺旋蒸汽管另一端开口呈封闭状态,所述蒸汽入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管程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发室侧面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通过管道与预热器的原料液出口相连。有利于经过预热的原料液进入蒸发室进行蒸发浓缩。
优选地,所述结晶室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有结晶后的产品排出。
优选地,所述结晶室侧面设置有母液回收口,所述母液回收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入口连接,且母液回收口与第一入口之间连接有出料泵。结晶后除了有结晶产品还有部分未结晶的母液,这样有利于把结晶后的母液抽回蒸发室继续蒸发浓缩,避免了母液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预热器上部设置有原料液入口。有利于原料液进入预热器进行预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MVR蒸发设备,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对浓缩液提供所需热量,更加节能降耗,蒸发室破除传统的采用管内进物料液,管外为蒸汽的方式对物料进行蒸发,使得管内易结垢难清洗,且蒸发浓缩时浓缩液受热不均匀,本发明蒸发室的设置采用U形管内进蒸汽,浓缩液在管外,这样使得浓缩液受热均匀,且受热面积大,蒸发效率高,亦避免了管内结垢难清洗的问题。
2.蒸发罐中分离室和结晶室的设置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结构设置巧妙,且减少了该浓缩结晶过程的时间,提高浓缩结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MVR蒸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蒸发室局部放大图;
图3是螺旋蒸汽管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预热罐,2加热器,3蒸发罐,4原料液入口,5原料液出口,6第一入口,7蒸汽出口,8蒸汽入口,9产品出口,10母液回收口,11压缩风机,12出料泵,301分离室,302蒸发室,303结晶室,312螺旋蒸汽管,322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