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段式一体化污泥间接热干化方法及干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4897.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姚乃浩;王雪征;孙淮林;朱和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一体化 污泥 间接 热干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两段式一体化污泥间接热干化方法,用干化机对湿污泥进行的干化,所述干化机为间接式热干化机,以间接式热交换加热的方式进行湿污泥的干化,所述干化机为卧式桨叶式、卧式圆盘、立式圆盘或内热式流化床中的一种,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作热轴的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轴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上均设有多个圆盘或叶片,或者设有在轴向上有一定跨度的单一叶片,所述干化机的加热系统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加热系统和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设置在干化机的前半部,为干化机的前半部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系统设置在干化机的后半部,为干化机的后半部加热,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热介质从干化机前半部的前部流入,从干化机前半部的后部流出,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热介质从干化机后半部的后部流入,从干化机后半部的前部流出,由此使干化机前半部的热介质温度的分布状态为前高后低,干化机后半部的热介质温度的分布状态为后高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热介质为导热油,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热介质为中低压饱和蒸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和第二加热系统均包括腔内热介质通道和壳体热介质通道两部分,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腔内热介质通道设置在热轴的前半部以及安装在热轴前半部的圆盘或叶片上,其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热轴前端的相应轴头上,所述热轴的前半部上设置的热介质通道包括连通其热介质进口的热介质输入通道和连通其热介质出口的热介质输出通道,所述热轴的前半部上设置的热介质输入通道和热介质输出通道通过安装在热轴前半部上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连通,由此形成第一加热系统的腔内热介质通道,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腔内热介质通道设置热轴的后半部以及安装在热轴后半部的圆盘或叶片上,其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热轴后端的相应轴头上,所述热轴的后半部上设置的热介质通道包括连通其热介质进口的热介质输入通道和连通其热介质出口的热介质输出通道,所述热轴的后半部上设置的热介质输入通道和热介质输出通道通过安装在热轴后半部上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连通,由此形成第二加热系统的腔内热介质通道,当所述热轴的前半部或后半部上设有多个圆盘或叶片时,安装在热轴前半部的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依据在轴向上的分布顺序由前到后依次串联,最前面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连接热介质进口,安装在热轴后半部的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依据在轴向上的分布顺序由后到前依次串联,最后面的圆盘或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连接热介质进口,当热轴的前半部或后半部上设有在轴向上有一定跨度的单一叶片时,安装在热轴前半部的单一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的进口位于出口的前面,安装在热轴后半部的单一叶片上的热介质通道的进口位于出口的后面,所述干化机的壳体上均设有夹套结构,所述夹套结构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位于壳体前半部的前半部夹套结构和位于壳体后半部的后半部夹套结构,所述前半部夹套结构和所述后半部夹套结构分别构成所述第一加热系统和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壳体热介质通道,所述前半部夹套结构的热介质进口设置在壳体前半部的前部,所述前半部夹套结构的热介质出口设置在壳体前半部的后部,所述后半部夹套结构的热介质进口设置在壳体后半部的后部,所述前半部夹套结构的热介质出口设置在壳体后半部的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8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和表面活性剂中间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
- 下一篇:多媒体广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