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和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833.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兆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兆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治疗 胃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和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症状,俗称“胃痛”。《素问》称:“胃脘当心而痛,”《寿世保元》称“心胃痛”。历代医家又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忧思烦恼怒等因所致气机不畅,从而导致胃的病变。然胃之受纳,腐熟及消化功能,又要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与肾阳的温煦,故胃脘痛一症也与脾、肝、肾的病变有关。
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脘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脘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脘痛发作。总之,胃脘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胃阴不足型胃脘痛主证胃脘痛隐隐,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苔少或剥脱,舌光红少津,脉细微数。分析胃阴不足,胃络失养故胃脘痛隐隐;阴虚生内热,故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微数皆为胃阴不足之征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的针对性药物,通过专利检索,也未检索到针对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的相关治疗药物专利。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和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主要针对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用于缓解和治疗。
一种缓解和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中药制成:柴胡6-14份、黄葵8-12份、蒲公英22-35份、莪术6-15份、制元胡7-11份、黄连1-5份、三七1-5份、陈皮8-13份、炒麦芽12-18份。
进一步,由以下重量份中药制成:柴胡10份、黄葵10份、蒲公英30份、莪术10份、制元胡10份、黄连3份、三七13份、陈皮10份、炒麦芽15份。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或煎煮液。
一种缓解和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需求称取柴胡、黄葵、蒲公英、莪术、制元胡、黄连、三七、陈皮、炒麦芽,烘干且将含水率控制在5%以内,粉碎、研磨、混合成粉状中药混合物;
b、将粉状中药混合物加8-11倍的水进行煎煮三次,第一次为3-4小时,第二次为1-2小时,第三次为半小时;将三次煎煮后所得的煎液混合,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药性如下:
柴胡:苦,凉。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黄葵:味微甘,性凉。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莪术:苦辛,温。入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1)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2)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制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
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三七:甘微苦,温,无毒。入肝、胃、大肠经。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炒麦芽:甘,微温。入脾、胃经。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兆义,未经严兆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