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216.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2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A41D19/00;A41D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7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摩托车 雨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
背景技术
在当今交通工具的使用上,摩托车依然占据着大量的比例,摩托车雨披是摩托车驾驶人在雨天行驶时必备的工具,由于摩托车雨披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防水效果好,因此,对摩托车雨披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的摩托车雨披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摩托车雨披没有保暖效果,摩托车驾驶者在雨天行驶时,由于雨水、天气等原因导致驾驶者手部变冷僵硬,不利于摩托车驾驶者对摩托车的操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摩托车的光照亮度不足,在雨天的夜间使用时,在背后不容易察觉到前方有摩托车雨披使用者在驾驶摩托车,安全隐患较大,且雨天风较大时,容易导致摩托车雨披被风吹起,挡雨效果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包括主体、后视镜口与前照灯口,所述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雨帽,所述挡雨帽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帽檐,所述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扣条,所述锁扣条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挡雨帽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松紧绳,所述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套臂,所述套臂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暖手套,所述套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粘绒布与粘条,所述粘条设置在粘绒布的外表面,所述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双人帽与荧光条,且荧光条固定安装在双人帽的下方,所述后视镜口与前照灯口均固定安装在主体的一侧,且后视镜口固定安装在前照灯口的一侧,所述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夹。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绳,所述固定夹通过固定绳与主体固定连接,且固定夹的数量为三组。
优选的,所述双人帽的前端设有锁扣,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扣芯,且双人帽通过锁扣与扣芯的连接与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雨帽的前端设有绳套,所述松紧绳穿过绳套,且松紧绳上设有松紧扣。
优选的,所述保暖手套的内部设有棉布,且保暖手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后视镜口的外表面设有拉链,所述后视镜口贯穿主体的外表面,且后视镜口的数量为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保暖手套,可以在雨天天气较冷时对摩托车驾驶者的手部进行保暖,防止摩托车驾驶者由于手部受冷导致手部僵硬,从而提高摩托车驾驶者对摩托车的操控程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荧光条,能够在光照情况不足的雨天夜间发出荧光,提醒摩托车雨披使用者后面的驾驶人员前方有人在行驶,从而避免因视线不足导致车辆相撞,减小了驾驶的安全隐患。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固定夹,能够将摩托车雨披在雨天使用时紧紧夹在摩托车上,使摩托车雨披不会随着风摇摆,防止雨披上的水珠随风散落到摩托车驾驶者的身上,提高摩托车雨披的挡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保暖摩托车雨披的后视图。
图中:1、主体;2、挡雨帽;3、帽檐;4、锁扣条;5、固定扣;6、松紧绳;7、套臂;8、保暖手套;9、粘绒布;10、粘条;11、双人帽;12、荧光条;13、后视镜口;14、前照灯口;15、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创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