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供电温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621.6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H02J7/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温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可以不利用外部市电而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实现自供电的自动调节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的要求是较高的,过冷会导致感冒、身体不适,过热会使人汗流浃背,尤其是当人们较长时间与一接触面接触时,例如,椅子、紧身衣服等。尤其是当无法采用空调等设备制冷、制热的情况下,例如冬天或夏天出去游玩,坐在地上时,冰凉或滚烫的地面导致已经疲惫不堪的人们不得不通过承受一些不舒适感才能得到休息。即便是有空调等设备,在现在仍然以火电为基础的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温控方法,采用压电、热电效应使得温度能够自适应到合适的温度范围,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而且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供电温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与电能生成;
2.电能存储判断;
3.电池充电判断;
4.温度调节判断。
上述自供电温控方法,其还满足条件:
步骤1包括:
1.1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实时温度并将温度传输给控制器,采用湿度传感器测量实时湿度并将湿度传输给控制器,采用与电容器组两端连接的电容电压检测器实时检测电容器组的电压并将电容器组电压传输给控制器,采用与蓄电池组两端连接的蓄电池电压检测器实时检测蓄电池组的电压并将蓄电池组电压传输给控制器;
1.2控制器接收温度、湿度、电容器组电压、蓄电池组电压,并通过LED显示屏显示温度、湿度;
1.3采用热电材料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采用压电材料将压力直接转换成电能;采用热电整流器将热电材料输出的电力进行整流,采用压电整流器将压电材料输出的电力进行整流;
步骤2包括:
控制器比较电容器组电压与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下限、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上限的关系;
2.1当电容器组电压低于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下限时,控制器控制储能开关闭合,将热电整流器、压电整流器输出的电力给电容器组充电;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2;
2.2当电容器组电压高于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上限时,控制器控制储能开关断开,将热电整流器、压电整流器给电容器组充电的电力回路断开,直接执行步骤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3;
2.3当电容器组电压不小于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下限且不大于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上限时,控制器检测储能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是则直接执行步骤3;否则控制器控制储能开关断开;
步骤3包括:
控制器比较蓄电池组电压与蓄电池组放电电压下限、蓄电池组电压上限的关系;
3.1当蓄电池组电压低于蓄电池组放电电压下限时,控制器控制充电开关闭合,通过电容器组给蓄电池组充电;
3.2当蓄电池组电压高于蓄电池组电压上限时,控制器控制充电开关断开,电容器组给蓄电池组充电的电力回路被断开,直接执行步骤4;否则直接执行步骤3.3;
3.3当蓄电池组电压不小于蓄电池组放电电压下限且不大于蓄电池组电压上限时,控制器检测充电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是则直接执行步骤4;否则控制器控制充电开关断开;
步骤4包括:
控制器比较温度与预设温度下限、预设温度上限的关系;
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下限时,控制器控制与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的冷热选择开关的动触点闭合在与位于热电材料一面的第一接点连接的第一静触点上,通过蓄电池组将电力经由防反二极管、冷热选择开关传输给热电材料,热电材料将放热,从而提高温度,返回步骤1;
当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上限时,控制器控制与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的冷热选择开关的动触点闭合在与位于热电材料另一面的第二接点连接的第二静触点上,通过蓄电池组将电力经由防反二极管、冷热选择开关传输给热电材料,热电材料将吸热,从而降低温度,返回步骤1;
当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下限且不大于预设温度上限时,控制器比较湿度与预设湿度阈值的关系;
当湿度高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与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的冷热选择开关的动触点闭合在与位于热电材料另一面的第二接点连接的第二静触点上,通过蓄电池组将电力经由防反二极管、冷热选择开关传输给热电材料,热电材料将吸热,从而降低温度,返回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