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件铣削变形的快速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0140.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春;张頔;侯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铣削 变形 快速 实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薄壁件铣削变形的快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建立薄壁件的几何模型,并按照自适应选点法对刀具加工路径进行离散化,计算并拟合出变形曲线,再通过进给量、轴向切深、径向切深计算出铣削力,即线性载荷并施加在薄壁件离散点处,计算该薄壁件离散点处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最后将加工路径上所有离散点的变形结果输出并进行拟合,进而得到铣削力所致变形误差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薄壁件的几何模型,按照薄壁件:模型为1:1的比例进行建模,同时定义材料特性,施加边界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离散化,离散化后的薄壁件上部的网格划分比下部细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铣削力,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
a.在指定加工条件下进行槽铣实验,槽铣的平均铣削力满足:其中:θ为刀具旋转角与周向包角的差值,tx为每齿进给量,da为轴向切削深度,Z为刀具齿数,r为刀具半径,dr为径向切削深度;kts、krs、kas分别是剪切力切向、径向和轴向铣削系数,ktp、krp、kap分别是犁切力切向、径向和轴向铣削系数,通过槽铣实验测得的平均铣削力值,即可得到铣削参数kts、krs、kas、ktp、krp、kap的值;
b.侧铣时,平均铣削力满足:其中:其中:θ1=0,再将所求得的铣削参数kts、krs、kas、ktp、krp、kap的值及铣削参数值带入即可求得所需铣削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铣削系数,包括剪切力切向、径向及轴向铣削系数及犁切力切向、径向及轴向铣削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线性载荷的长度为刀具切入薄壁件的轴向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是指:当该点处变形满足精度要求时,通过自适应选点法选取下一个点,否则改变切削深度值重新计算切削力,直至该点变形满足精度要求;通过不断施加和卸除载荷,可实现移动加载铣削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自适应选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将薄壁件沿长度方向平均分为N份,取前三个点计算相应变形分别为δ1,δ2,δ3,此时前两步的步长ΔL1=ΔL2,均为薄壁件总长L的N分之一;
2)取点n时,设当kn≥f1,步长伸长至Ln=η1×ΔLn-1;当f1≥kn≥f2,步长不变;当f2>kn,步长缩短至ΔLn=η2×ΔLn-1;
3)第n步的步长ΔLn确定后即可得到第n+1个点的位置,计算该点的变形δn+1并求第n+1步的步长ΔLn+1;
4)当总步长超过薄壁件长度时说明选点完毕,最后一点取薄壁件加工路径的终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加载铣削力,利用生死单元功能将被切除的部分去掉,即给被切除单元的刚度矩阵乘以一个趋近于零的常数,使其不影响求解结果。
10.一种实现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定义模块、载荷计算模块、自适应选点模块以及曲线拟合模块,其中:模型定义模块定义几何模型的材料、单元类型、网格划分等属性,载荷计算模块计算施加在模型中关键点位置处的载荷,两者连接得到关键点处的变形信息,传递到自适应选点模块,得到选取的关键点信息,传递到曲线拟合模块,由曲线拟合模块生成模型的变形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01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