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气泄漏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785.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忠;张满意;项芳;孙俊;宋家伟;孙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泄漏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泄漏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标准、生活状态、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家中居室的安全环境尤其是室内日常用气安全则更加受到重视。2003年我国政府颁布文件,指出室内污染将对人们健康状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室内气体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也给各室内气体安全检验检测仪器的生产厂商带了巨大的商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前,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处理燃气泄漏的标准安全手段,安全意识最好的家庭也就做到每天检查阀门,知道如果发生泄漏要做到不用电、不打火,开窗通风等,最多再在家里预备灭火器。但当泄漏事故真的发生时,好多人无法冷静下来,甚至会习惯性的开灯、打电话报警等,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煤气报警器作为家庭用气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卫士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在燃气站、燃气泵房(站)、车间、宾馆、酒店、化工厂、冶金等液化气及有毒气体使用或贮存的场所,需要配置煤气报警装置,使用这些产品能够能有效地避免因液化气泄漏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中毒等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但是,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煤气报警器,多数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且反应速度慢,因此,如何对传统的煤气报警装置进行结构和功能改进,使其,造价低,且反应速度更为灵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泄漏监控装置,能够通过多个角度去检测地上或者地下中存在的煤气泄漏情况,同时克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传感器会产生飘移,同时报警器的报警点随之产生飘移,解决了报警器的报警点与传感器飘移基本同步 ,真正防止了误报、不报和漏报现象,与此同时,能够确保对家中用电的断开,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损伤,更安全快捷有效。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气泄漏监控装置,包括机体、主控制单元、气敏传感器组、显示装置、通信模块、信号发射器、报警显示单元、供电单元、总闸控制器,机体的上部设置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生器与机体内部的通信模块相连,显示装置设置在机体的表面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调节按钮,还包括传感器漂移检测器、延时启动控制器,传感器漂移检测器设置在机体内部,传感器漂移检测器分别与气敏传感器组、供电单元、通信模块相连,延时启动控制器与显示装置、通信模块、报警显示灯相连,气敏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外部燃气管道附近,机体报警显示单元与总闸控制器相连,总闸控制器设置在电闸内部,总闸控制器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信模块包括GPRS传输组和wifi传输组,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与GPRS传输组和wifi传输组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发射器内部的天线系统可发送信号在-10米井下及地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气敏传感器组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乙烷传感器、烟雾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显示单元包括报警器和报警灯,报警器与报警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漂移检测器可将所获得信号传输至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手机、电脑相连。
与现有及时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漂移检测器设置在机体内部,传感器漂移检测器分别与气敏传感器组、供电单元、通信模块相连,传感器漂移检测器能够清楚判断传感器的灵敏度,确保不因监控装置的使用年限导致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造成不报或者误报的情况发生,而延时启动控制器与显示装置、通信模块、报警显示灯相连,气敏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外部燃气管道附近,机体报警显示单元与总闸控制器相连,总闸控制器设置在电闸内部,总闸控制器上还设置有锁止装置,这种设置能够确保延时启动控制器在设备的节能省电和有效启动,同时在机体报警显示单元的结果能够对总闸控制相关联,避免由于不知道煤气泄漏打开电力开关,造成更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煤气泄露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机体、2-信号发射器、3-GPRS传输组、4-主控制单元、5-一氧化碳传感器、6-乙烷传感器、7-烟雾检测传感器、8-传感器漂移检测器、9-供电单元、10-延时启动控制器、11-锁止装置、12-总闸控制器、13-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