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057.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邰学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邰学兰 |
主分类号: | E02D3/074 | 分类号: | E02D3/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
背景技术
振动夯分为内燃式和电动式振动平板夯,平板夯型号由类、组、型、特性代号与主参数代号两部分组成。平板夯的更新代号置于平板夯型号的尾部。振动平板夯主要适用于夯实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及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如河砂、碎石及沥青等。振动平板夯的主要工作参数有:工作平板底面面积、整机质量、激振力及激振频率。一般情况下,同一种规格的平板的底板面积都差不多,所以平板冲击夯的性能主要受整机质量、激振力及激振频率的影响。激振力主要是用来维持被夯实材料的受迫振动;而激振频率则影响夯实效率及夯实程度,即在同样的激振力作用下,激振频率越高,夯实效率及密实度越高。
目前的振动夯存少有减振处理,对机械有一定损害,所以我们需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右侧设有偏心振动器,所述偏心振动器右侧设有橡胶减振块,所述橡胶减振块正面设有输电橡胶线,所述输电橡胶线背面设有手推扶杆,所述液压马达背面设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底部设有底夯板,所述液压马达顶部设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右侧设有连接支撑架,所述连接支撑架正面设有机械承接槽。
优选的,所述橡胶减振块包括电线承接槽、橡胶减振板,所述电线承接槽设置在橡胶减振块顶部,所述橡胶减振板设置在电线承接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手推扶杆底部设有螺纹,所述手推扶杆与底夯板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马达包括动力转轴、液压泵,所述动力转轴设置在液压马达左侧,所述液压泵设置在动力转轴右侧。
优选的,所述液压马达和偏心振动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偏心振动器和挡尘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设有既设有手推扶杆可以手动进行夯实,又设有连接支撑架可以通过挖掘机连接对被夯物料进行夯实;
2、该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设有液压马达,可高频率对被夯物料进行冲击,达到坚固的效果;
3、该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设有橡胶减振块,在保证振动夯高频振动的同时,可减小振动产生的反冲力对机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橡胶减振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压马达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支撑架;2、手推扶杆;3、输电橡胶线;4、底夯板;5、橡胶减振块;501、电线承接槽;502、橡胶减振板;6、偏心振动器;7、挡尘板;8、液压马达;801、动力转轴;802、液压泵;9、机械承接槽;10、操作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振动夯,包括液压马达8,所述液压马达8右侧设有偏心振动器6,所述偏心振动器6右侧设有橡胶减振块5,所述橡胶减振块5正面设有输电橡胶线3,所述输电橡胶线3背面设有手推扶杆2,所述液压马达8背面设有挡尘板7,所述挡尘板7底部设有底夯板4,所述液压马达8顶部设有操作按键10,所述操作按键10右侧设有连接支撑架1,所述连接支撑架1正面设有机械承接槽9。
具体的,所述橡胶减振块5包括电线承接槽501、橡胶减振板502,所述电线承接槽501设置在橡胶减振块5顶部,所述橡胶减振板502设置在电线承接槽501底部。
具体的,所述手推扶杆2底部设有螺纹,所述手推扶杆2与底夯板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液压马达8包括动力转轴801、液压泵802,所述动力转轴801设置在液压马达8左侧,所述液压泵802设置在动力转轴801右侧。
具体的,所述液压马达8和偏心振动器6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偏心振动器6和挡尘板7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邰学兰,未经邰学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聚合潜力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网模型的抽象校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