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管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7030.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芳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电模块 记号笔 遮光罩 标记装置 圆柱形通孔 检测设备 空压机 限位块 弹簧 支架 生产效率 金属片 箱架 小孔 桌面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管检测设备,包括桌面、空压机和LED灯管箱架,所述桌面的上方左侧设有第一遮光罩,所述桌面的上方右侧设有第二遮光罩,所述桌面的下方右侧设有标记装置,所述第一遮光罩的下部位于桌面上设有通电模块,所述通电模块主体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二遮光罩的下部位于桌面上设有通电模块和小孔,所述标记装置内部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内设有记号笔支架,所述记号笔支架上设有记号笔,本发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带有通电模块,能够同时检测多个LED灯管,并且带有标记装置,以用空压机吹起带动记号笔快速在LED灯管下部做好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管生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ED灯管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LED灯管也俗称LED光管、LED日光灯管、LED日光灯,其光源采用LED作为发光体。传统的日光灯管又称荧光灯,灯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由于含有重金属污染物质“汞”,使得报废的荧光灯管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而LED灯管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效更高、更为节能、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更为环保。成为目前阶段代替荧光灯管的最理想产品。LED灯管与传统的日光灯在外型尺寸口径上都一样,有T5灯管,T8灯管,T10灯管,长度有0.6m, 0.9m,1.2m,1.5m,1.8m,2.4m。LED灯管安装非常简单,安装时将原有的日光灯取下换上LED灯管,并将镇流器和启辉器去掉,让220V交流市电直接加到LED灯管两端即可,LED灯管节电高达70%以上,寿命为普通灯管的10倍以上(理论上是可以达到50000小时以上),几乎是免维护,不存在要经常更换灯管、镇流器、启辉器的问题,约半年下来节省的费用就可以换回成本,绿色环保型的半导体电光源,光线柔和,色彩纯正,有利于人们的视力保护及身体健康。众所周知,传统的白炽灯由于能耗过高、发热量巨大等缺点,正逐渐被冷光源的节能灯所代替。然而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传统的白炽灯泡亮度功率的比值约为 15 流明/瓦特,而普通节能灯则高得多,可达到 200 流明/瓦特,据统计,美国照明使用的节能灯每年消耗 2000 亿千瓦时,全部替换成 LED 灯源,将节约 120 亿美元的电费,并且减少 6000 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听起来非常充满诱惑力。
传统的LED灯管检测设备,一次只能检测一个灯管,检测效率低,影响产线产出,而在检测合格后,需要一个一个的标记,并且粘贴合格证,使生产浪费较多的时间,为此,我们推出一种LED灯管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管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管检测设备,包括桌面、空压机和LED灯管箱架,所述桌面的上方左侧设有第一遮光罩,所述桌面的上方右侧设有第二遮光罩,所述桌面的下方右侧设有标记装置,所述第一遮光罩的下部位于桌面上设有通电模块,所述通电模块主体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二遮光罩的下部位于桌面上设有通电模块和小孔,所述标记装置内部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内设有记号笔支架,所述记号笔支架上设有记号笔,所述空压机的出气端通过软管与圆柱形通孔的下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桌面的下侧设有支脚,所述支脚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LED灯管箱架上设有LED灯管放置孔,所述LED灯管箱架右侧设有叉车孔位。
优选的,所述空压机下部设有万向轮,所述空压机上设有手推杆。
优选的,所述桌面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滑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遮光罩的上部设有空压机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芳,未经陈荣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7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