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EMU摄像头设备的图像类外设数据重定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6788.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卫平青;徐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qemu 摄像头 设备 图像 外设 数据 定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桌面虚拟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QEMU摄像头设备的图像类外设数据重定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虚拟化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各领域,特别是教育、金融等行业应用最为广泛。桌面虚拟化(VDI)是虚拟化在桌面行业领域中的一个细分解决方案,采用这种解决方案之后将逐渐脱离传统的、静态的PC计算模式,转而迁移到动态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基础架构,这种架构可轻松应对业务需求变化,还能够能大幅节约成本。桌面虚拟化最简单的定义是:将桌面或者客户端操作系统与原来的物理硬件进行分割,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终端设备,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访问在网络上的属于个人的桌面系统,实现更灵活的使用。桌面虚拟化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将所有桌面虚拟PC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二是用户能够获得完整的计算机使用体验。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的技术方案实现桌面虚拟化,例如Citrix,VMWare都可以提供成熟商业化解决方案。国内的厂商一般采用QMEU作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使用以太网络链路虚拟化了一种PCIE总线,提供了一种通用的USB设备数据重定向方案来解决如何将USB设备接入虚拟化桌面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案在摄像头,高拍仪这些图像类USB设备重定向具有如下缺陷:
1、以太网络链路带宽达不到PCIE总线带宽的量级,从而基于PCIE总线带宽量级设计的USB协议无法正常工作,GE网络连接上应用这种通用USB设备重定向方案会有高延迟,卡顿,传输速度慢,无法满足正常的桌面使用。
2、网络带宽要求非常高,采用GE的链路带宽同时也只能支持5路并发。正常使用至少需要10GE的链路带宽,从而对于网络改造,网络维护具有很高的要求限制,从而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另外还有一种Windows DirectShow机制实现的一种windows虚拟USB图像类方案,改方案具有如下缺陷:
1、需要虚拟化桌面系统跟终端系统进行网络通信,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虚拟化桌面系统内没有一个物理的USB设备,从而跟很多的软件不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QEMU摄像头设备的图像类外设数据重定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QEMU摄像头设备的图像类外设数据重定向系统,包括桌面虚拟化终端和桌面虚拟化服务端;
桌面虚拟化终端,包括USB图像类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和USB图像类设备数据压缩传输模块;
所述USB图像类设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USB图像类设备的图像类数据;
所述USB图像类设备数据压缩传输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图像类数据进行压缩、传输;
桌面虚拟化服务端,包括用于QEMU虚拟化进程的接收USB图像类设备数据的QEMU虚拟化摄像头模块和虚拟化桌面操作系统;
所述接收USB图像类设备数据的QEMU虚拟化摄像头模块,用于接收压缩后的图像类数据并进行解压,然后将解压后的图像类数据进行翻译并传输给虚拟化桌面操作系统;
所述虚拟化桌面操作系统,用于生成一个虚拟通用USB图像类设备。
优选的,所述图像类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帧率控制信令数据和分辨率控制信令数据。
优选的,所述USB图像类设备数据压缩传输模块同时透传USB图像类设备的控制信令。
优选的,所述接收USB图像类设备数据的QEMU虚拟化摄像头模块对解压后的图像类数据进行翻译时,翻译成通用USB协议URB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QEMU虚拟化技术,在虚拟化层虚拟出一个通用USB图像类设备,从而桌面操作系统可以感知到一个物理的USB图像类设备,从而具有很强的软件兼容性。
(2)、本发明通过压缩传输技术,将基于总线带宽设计的USB图像传输协议,翻译成适配于通用以太网络链路带宽的压缩传输协议,将带宽要求从200Mb/s降低到只需要5Mb/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信营业厅工作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设备智能化管控系统
- 下一篇:家用电器及其配网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