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6172.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蒙传伟;彭文勇;贺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最为频繁的地方在于电梯门方面,一旦电梯门在变形后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但会增加故障率使电梯维护成本上升,还会增加电梯使用安全风险。
现有技术中,电梯门区方面的保护主要使用红外线光幕、安全触板等装置,这两种装置安装在轿门和厅门之间的间隙中,红外线光幕需要有物体阻碍对射光通道才会产生保护信号,安全触板需要接触到物体使内置行程开关动作产生保护信号,有保护信号产生时,电梯控制系统在正常自动工作状态时则会产生重新开门信号,使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门重新打开。这两种方式主要侧重于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电梯在关门过程中使用者被夹伤,保护区域局限于轿门之间的缝隙,无法对层门外即将到来的撞击进行保护。如使用者无法观察到电梯门正在关闭或则已关闭,强行进入电梯则将与电梯门产生撞击,特别是部分使用者观察到电梯门即将关闭时,还加速冲向电梯,从而与电梯门之间产生巨大的撞击,从而使得电梯门产生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保护效果好的电梯防撞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层门外的检测感应器以及与检测感应器对应的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区域内设有自动伸缩的自动护栏,所述自动护栏根据检测感应器的信号张开或收起护栏。
在本发明中,所述自动护栏设置在检测区域的底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自动护栏包括镶嵌在地面内的底壳、设置在底壳内的伸缩栏杆以及设置在底壳顶部的盖子,所述伸缩栏杆包括位于顶部的栏杆、设置在栏杆底部的伸缩架体、驱动伸缩架体做伸缩运动的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伸缩架体由多个伸缩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每个伸缩单元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转轴相互连接;相邻两个伸缩单元之间的连接杆的端部相互铰接,最底部的连接杆的底部与滑块铰接,所述滑块与驱动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滑块安装在一旋转机构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带动旋转座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座复位的复位弹簧。
在本发明中,所述盖子与一自动开盖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层门外设有检测感应器和自动护栏,当电梯准备关门时,检测感应器检测层门外是否有即将进入的人或物体,如果没有,则先启动自动护栏,自动护栏升起后,电梯门再关闭,这样即使外部使用者想要冲向电梯,其必然先撞击到护栏上,不会对电梯门产生影响。进一步,本发明采用伸缩架体组成的自动护栏,当打开电梯门时,护栏自动收缩到底壳内,护栏折叠后占据空间小,整个底壳无需深埋入地面,适用于任何楼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自动护栏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附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电梯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层门外的检测感应器1以及与检测感应器对应的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区域内设有自动伸缩的自动护栏2,所述自动护栏2根据检测感应器1的信号张开或收起护栏,当电梯准备关门时,检测感应器1检测层门外是否有人或物体,如果有,则发出信号提示人们进入电梯或者离开检测区域,以避免妨碍自动护栏2的运动;如果没有检测到,则先启动自动护栏2,自动护栏2升起后,电梯门再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