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高音喇叭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666.4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戚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锦恒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G10K11/18;B60Q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高音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喇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高音喇叭。
背景技术
汽车电喇叭是靠金属膜片的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汽车电喇叭由铁芯、磁性线圈、触点、衔铁、膜片等组成。当司机按下喇叭开关时,电流经触点通过线圈,线圈产生磁力吸下衔铁,强制膜片移动,衔铁移动使触点断开,电流中断,线圈磁力消失,膜片在自身弹性和弹簧片作用下同衔铁一起恢复原位,触点闭合电路再次接通,电流通过触点流经线圈产生磁力,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循环膜片不断振动,从而发出音响。共鸣板与膜片刚性联接,可使振动平顺发出声音更加悦耳。
而现有的汽车喇叭一般为单项的,传播范围小,不便扩大声音传播的范围,在噪乱的街道上进行行驶的时候,传统的喇叭发出的声响不易对车辆进行提醒,由于车上挡板对喇叭的阻挡,将会影响喇叭声音的传播,而喇叭通过空气介质进行传播,现有的装置不便对声音向外扩散,而现有的高音喇叭需要更换普通喇叭的内部结构才可以形成高音喇叭,比较麻烦,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还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使用单向的喇叭进行鸣笛,这样就缩小了声音的传播范围,从而影响对车辆的提醒,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高音喇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高音喇叭,包括双向喇叭,所述双向喇叭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侧固定安装有与双向喇叭相对应的导线,所述固定环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两侧固定安装有导风管,所述固定环表面对称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表面固定安装有导风环,所述导风环表面均匀开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环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喇叭上开有与导风管相对应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上电性连接有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与双向喇叭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风机,方便对导风环进行吹风,从而方便通过导风环上的通孔对风进行导向,从而便于将声音向外传播,扩大传播范围,从而提高喇叭的音量,方便在嘈杂的街道中进行使用,方便对车辆进行提醒,以便进行快速通行,避免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通过设置双向喇叭,从而取代了单向喇叭,方便进行双向传播声音,扩大了装置传播声音的路径,从而也提高了喇叭的音量,本装置通过吹风的方式对声音进行传播,方便操作,避免了更换喇叭的内部结构,减少了制造成本,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风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导风管,3、双向喇叭,4、套环,5、连接块,6、连接杆,7、导风环,8、导线,9、固定环,10、支撑杆,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高音喇叭,包括双向喇叭3,所述双向喇叭3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下侧固定安装有与双向喇叭3相对应的导线8,所述导线8与双向喇叭3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环9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1,所述风机1上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风机1两侧固定安装有导风管2,所述双向喇叭3上开有与导风管2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环9表面对称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外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外侧固定安装有套环4,所述套环4为弧形结构,所述套环4表面固定安装有导风环7,所述导风环7表面均匀开有通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锦恒,未经戚锦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