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青蟹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524.8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任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青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箱 青蟹 成活率 养殖 固定杆 放入 箱盖 固定箱盖 海水潮汐 排列设置 上下移动 四方体形 选择设置 养殖成本 成单层 养殖箱 采捕 箱随 箱移 幼苗 节约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青蟹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包括:选择设置有内箱及外箱的四方体形养殖箱,在单个外箱内放置多个内箱,所述内箱成单层排列设置,将内箱放入外箱并固定于外箱底部,将外箱置于海滩涂上,固定杆插入滩涂中固定外箱,并使外箱随海水潮汐的涨退在固定杆上上下移动;把内箱的箱盖打开,在一个内箱里放入一只青蟹幼苗,固定箱盖,在一个外箱里放置1‑10只青蟹,青蟹体重长至300‑800克/时采捕,把外箱移出,把内箱的箱盖打开,即可把青蟹捕出,包装即得。采取本发明的养殖方法,避免了青蟹的相互钳斗,极大的提高成活率,同时这样的养殖方式,更便于管理,节约养殖成本,提高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青蟹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红鲟,分布于中国南部以及日本、印度、非洲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港湾及沿海红树林沼泽地,我国主要产于长江口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沿海,锯缘青蟹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兼做药用,为著名食用蟹,经济价值很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锯缘青蟹是暖水性蟹种,是我国南方沿海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养殖青蟹的收入已成为沿海养殖业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养殖青蟹主要有几种方式,即池塘式,围栏式,网箱式,这几种养殖方式,都是使青蟹生长在一起,集体生活,青蟹的生活习性是喜争斗,当青蟹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用鳌来争斗抢食,造成相互间的相残受伤,影响养殖的成活率,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绕着青蟹养殖业的发展,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降低养殖青蟹相残的机率,只能采取降低养殖密度的办法,至使目前的养殖密度只能达到收获亩产100公斤左右,极大地浪费了养殖场地资源,提高了养殖成本。青蟹的生活习性是底栖式,通过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或捕食滩涂上的小动物为生,处于生物食物链的低端,然而其捕食的食物都是属于蛋白质类食物,因此,其肉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味道鲜美。而上述三种养殖方式,采用的是饲料喂养方式,改变了青蟹的生活习性,捕食的食物相应改变,自然就影响了青蟹的成长,以及肉质的蛋白质组成及含量,味道也就受到了影响,青蟹肉质的鲜美程度就大打折扣,这是上述三种养殖方式的固有不足。因此,寻求一种更好的生态养殖方法,保持青蟹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模式,是提高青蟹养殖成活率,青蟹肉质鲜美的必要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青蟹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青蟹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设置有内箱及外箱的四方体形养殖箱,单个内箱的规格是长40-70cm,宽20-30cm,高15-20cm,內箱周围设有规格为(1-2)cm×(1-2)cm的网眼,内箱的顶部设有箱盖,外箱呈栅栏式中空,在外箱的外部固定有起浮水作用的浮漂,还设置有插入海滩上的使外箱能在其上下移动的固定杆
(2)在单个外箱内放置多个内箱,所述内箱成单层排列设置,将内箱放入外箱并固定于外箱底部,将外箱置于海滩涂上,固定杆插入滩涂中固定外箱,并使外箱随海水潮汐的涨退在固定杆上上下移动;
(3)把内箱的箱盖打开,在一个内箱里放入一只青蟹幼苗,固定箱盖,在一个外箱里放置1-10只青蟹,养殖密度是500-1000个青蟹/亩,当海水涨潮时,外箱在浮漂的作用下,随海水在固定杆中向上移动,外箱离开滩涂,这样避免在海水退潮时浮沙堆埋养殖箱,当向上移动20-30cm时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停止向上移动,停留在海水中,此时,青蟹以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物,当海水退潮时,外箱失去浮力而随着海水的下降,外箱也在固定杆中向下移动直至底部到达滩涂,此时青蟹以滩涂上的小生物为食物,在养殖期间,每1-3天补充一次常规饲养青蟹的饲料,饲料的添加量为青蟹重量的10-20%;
(4)青蟹养殖5-8个月后,青蟹体重长至300-800克/时采捕,把外箱移出,把内箱的箱盖打开,即可把青蟹捕出,包装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青松,未经任青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