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5005.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贺蔚敏;张凯;崔宏发;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志超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施工 移动机构 堵漏装置 出料斗 右支腿 左支腿 下料 混凝土 操作效率 下料箱 漏斗 处理机构 移动部件 支撑 堵住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混凝土对漏斗的杜塞、下料过程快、操作效率高的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包括有支撑块、左支腿、右支腿、移动机构、出料斗等;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的底部均设有支撑块,移动机构的上方设有下料箱,下料箱的底部设有出料斗,出料斗与移动机构的移动部件相连接。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和处理机构的相互配合,对下料箱内的混凝土进行处理,使其不会堵住出料斗,达到了能够避免混凝土对漏斗的杜塞、下料过程快、操作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
桥梁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时,由于墩台身高度较大,混凝土在下落一定高度时则需使用漏斗和串筒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传统的漏斗在对混凝土进行转运和浇筑的过程中易发生堵塞、下料过程慢、不能够将其内的混凝土完全排净而使操作效率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避免混凝土对漏斗的杜塞、下料过程快、操作效率高的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的漏斗浇筑时易发生堵塞、下料过程慢、操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混凝土对漏斗的杜塞、下料过程快、操作效率高的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堵漏装置,包括有支撑块、左支腿、右支腿、移动机构、出料斗、下料箱和处理机构,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的底部均设有支撑块,移动机构的上方设有下料箱,下料箱的底部设有出料斗,出料斗与移动机构的移动部件相连接,下料箱内安装有处理机构。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有L型支杆、第一电机、凸轮、第一滑套、第一滑杆、第一接触轮和第一弹簧,右支腿顶部的右侧连接有L型支杆,L型支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左支腿和右支腿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设有第一滑杆,出料斗连接在左右侧的第一滑杆之间,右侧第一滑杆的右端设有与凸轮配合的第一接触轮,出料斗的左侧和左侧的第一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杆穿过第一弹簧。
优选地,处理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杆、第二电机、圆盘、连接杆、第二固定杆、第二滑套、处理杆和凸起块,下料箱的中部内左右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圆盘,圆盘前侧的偏心位置铰接有连接杆,下料箱的底部内左右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内竖直设有处理杆,处理杆的顶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处理杆的底部伸入到出料斗内并设有凸起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辅助机构,出料斗的右侧安装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块、接触杆、竖杆和第二接触轮,出料斗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左右两侧的滑块远离出料斗的一端均与第一滑杆相连接,右侧的滑轨顶部水平连接有接触杆,右侧的第一滑套顶部设有竖杆,竖杆上设有与接触杆配合的第二接触轮,左侧的滑块的一端与第一弹簧的右端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阻挡机构,下料箱的顶部安装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有网筛、挡板、第三固定杆、电动绕线轮和拉线,下料箱的顶部设有挡板,下料箱顶部的右侧铰接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的左端连接有网筛,网筛位于下料箱的入口处,下料箱右侧的中部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杆的右端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保护块,下料箱内侧壁的设有保护块,保护块的中部开有凹槽,保护块盖在处理机构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志超,未经吕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雾化喷淋前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主系统设备预引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