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2983.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久;俞存根;王士聪;张浩良;黄思齐;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A01K69/06;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吴胜平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浅海 浮游生物 分层 采集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及其应用,属于浮游生物采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矩形栅格,栅格四角落连接有吊环,栅格外侧面固定有采水器,栅格内连接有采集网,采集网末端连接有生物网底管,生物网底管设置于底篮内部,底篮通过绳索与吊环固接。本装置用于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的用途。本采集装置体积轻便,操作简单,可实现不同水深的分层采集,对于同时分析浮游生物的垂直移动具有极大的帮助,还可实现采集浮游生物的同时采集水体,同时进行水质参数分析,有效减少采集次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水体分析有效性和装置使用的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游生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浮游生物(plankton),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采样是海洋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浮游生物,其垂直移动的特性也相差很大,对浮游生物进行分层采样,对于了解浮游生物的生态功能区划与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931572B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文献,该发明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该发明在实际采集过程中无法进行一次性的多层采集,采集作业的资源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层采样,且能同时进行浮游生物和水体采集,采集效率高,成功率高,资源消耗少,装置轻便,使用简单可靠的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将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用于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的用途,本应用可实现多层采样,且能同时进行浮游生物和水体采集,采集失误率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新型浅海浮游生物分层采集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矩形栅格,栅格四角落连接有吊环,栅格外侧面固定有采水器,栅格内连接有采集网,采集网末端连接有生物网底管,生物网底管设置于底篮内部,底篮通过绳索与吊环固接。吊环用于绳索固定本装置,便于控制本装置入水,栅格的四角落均设有吊环,可提高本装置在下放和起吊时的稳定性;采水器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采集浮游生物样品的同时还可采集水体样品,一次作业完成两次采集,不仅提高采集作业效率,还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集网将水中的浮游生物收集,增加一次采集的量,且通过采集网可将不同深度水层的浮游生物疏导到不同的生物网底管中,便于收集浮游生物;底篮不仅可固定生物网底管,还可对其进行保护,避免生物网底管翻到或碰撞,提高装置采集成功率;生物网底管用于存放浮游生物样品,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存放,也有利于研究人员取样品;栅格和采集网之间、采集网和生物网底管之间的连接简单稳固,且便于拆卸更换,有利于后期维护。本采集装置体积轻便,操作简单,可实现不同水深的分层采集,对于同时分析浮游生物的垂直移动具有极大的帮助,还可实现采集浮游生物的同时采集水体,同时进行水质参数分析,有效减少采集次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水体分析有效性和装置使用的高效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栅格内壁设有水平滑道,滑道内嵌连接有闭杆和开杆,滑道数量为3~12个。每个滑道均内嵌连接有一对闭杆和开杆,闭杆和开杆可在滑道内有规律的移动,初始状态闭杆和开杆同在栅格一侧,采集网网口关闭;当开杆移动至栅格另一侧时,采集网网口打开;当闭杆也移动至栅格另一侧时,采集网网口再次关闭,完成一个水层的浮游生物采集,有闭杆和开杆组合控制采集网的网口开合,控制简单有效,且可保持网口开始时均为最大面积,有效提高采集效率。滑道的个数决定了本装置一次性可分层采集的层数,滑道数量越多,一次性的采集层数越多,但装置的消耗量也会随之增多,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滑道数目,使本装置处于最高利用率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2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沉水植物收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IP地址数据库生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