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2685.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高洪涛;田鹏;李凡星;彭伏平;刘俊伯;何渝;杨帆;吴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2B2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光束 干涉 光刻 系统 | ||
1.一种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He-cd激光器(11)、准直透镜(12)、数字微镜元件(DMD)(13)、分光光栅(14)、第一反射镜(15)、6维移动平台(16)、基片(17)、第二反射镜(18)和空间光调制器(SLM)(19),通过计算机控制数字微镜元件(DMD)(13)和空间光调制器(SLM)(19),配合机械臂控制反射镜控制干涉光束入射角;
He-cd激光器(11)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12)准直后再经过扩束和滤波之后,经过数字微镜元件(DMD)(13)对入射光强度进行调制,经数字微镜元件(DMD)(13)调制反射后进入分光光栅(14),一路作为参考光通过第一反射镜(15)入射到基片(17)上,一路作为调制光先进入空间光调制器(SLM)(19)进行相位波形调制,然后通过第二反射镜(18)入射到基片(17)上与参考光产生干涉;
第一反射镜(15)与第二反射镜(18)两面反射镜分别固定在两个不同机械臂上,空间光调制器(SLM)(19)固定在调制光路机械臂上,与第二反射镜(18)同轴安装,确保空间光调制器(SLM)(19)出射光能够到达第二反射镜(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e-cd激光器(11)输出激光束为325nm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机控制数字微镜元件(DMD)(13)间隔选通和空间光调制器(SLM)(19)调制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18)和空间光调制器(SLM)(19)同轴安装在同一个机械臂上,通过机械臂控制调制光的入射角度,第一反射镜(15)固定在另外一条机械臂上,用于任意调节参考光的入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涉图样由参考光入射角、调制光入射角、调制波形和曝光次数共同决定,干涉图样的多自由度保证了干涉图像的多样性。
6.一种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He-cd激光器(11)、准直透镜(12)、数字微镜元件(DMD)(13)、半反半透镜(20)、第三反射镜(21)、6维移动平台(16)、第四反射镜(22)和变形镜(23);
He-cd激光器(11)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12)扩束后,经过数字微镜元件(DMD)(13)强度调制反射后,进入半反半透镜(20),产生反射光为参考光,产生折射光为调制光,调制器件为变形镜(23);
第三反射镜(21)与两面反射镜分别固定在两可旋转的机械臂上,用于调节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确保参考光和调制光在基片上产生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系列滤波光阑和一个视场光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变形镜(23)由计算机直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2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驱鸟的定向声波发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