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蚂蚁驱避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2639.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可;马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云兵 |
主分类号: | A01N33/10 | 分类号: | A01N33/10;A01N43/90;A0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蚂蚁 驱避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蚂蚁驱避剂,有效成分包括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有效成分占总质量的1—20%,余量为水。所述的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的质量比为1:40‑40:1。本发明配方均为天然活性物质,低毒性,安全环保,其通过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就有一定的增效驱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蚂蚁驱避剂。
背景技术
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全世界已描述的现存种类共12199 种,且每年还有不少的新种被发现和发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蚂蚁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相互协同,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如:蚂蚁和植物的互利关系,植物通过给蚂蚁提供食物体(foodbody)、蚁菌穴(domatia)以及蜜露来吸引蚂蚁,让蚂蚁作为它的“护卫队”来阻止和减少除蜜露昆虫以外的其他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破坏。但有的蚂蚁不但对动植物造成一定的危害,污染环境及破坏建筑,也会攻击人类,骚扰人类生活,影响健康。入侵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有害入侵生物之一,经常袭击人类,人体被红火蚁蜇刺后,皮肤红肿发炎,产生水泡,如不注重卫生,则易引起二次感染,而少数人由于对毒液中的酸性毒素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小黄家蚁(Monomoriumpharaonis)是室内常见蚂蚁物种,不仅能够骚扰人们正常生活及引起过敏反应,还可能传播及引发疾病。最近几年关于小黄家蚁入侵高层居室的报道屡见不鲜,北京、陕西、山东、河南、甘肃、河北、浙江等均有关于小黄家蚁入侵房间及叮咬人的事件。蚂蚁清除起来确实很麻烦,居民看到的蚂蚁一般是工蚁,而普通的杀虫剂即使能杀掉它们,作用也有限,因为蚁巢中大量的蚂蚁并没有被消灭。目前对蚂蚁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致畸、致癌,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植物源驱避剂不同于化学杀虫剂,其目的在于驱避昆虫而不是杀灭昆虫,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和人类安全问题等方面有积极意义。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友好、高效低毒和低抗性的蚂蚁驱避剂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源驱避剂来源于天然植物,对环境友好,可降解,现已成为开发研究的重点,对于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寻找,人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够的,且人们对蚂蚁的驱避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一种蚂蚁驱避剂,是一种全新的植物源蚂蚁驱避剂,具有很好的驱避效果,并且无毒,安全环保。
一种蚂蚁驱避剂,有效成分包括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有效成分占总质量的1—20%,余量为水。
所述的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的质量比为1:40-40:1。
本发明配方均为天然活性物质,低毒性,安全环保,其通过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就有一定的增效驱避效果,特别是大麦芽碱和Penibruguieramine A在25-30:1的区间具有惊人的驱避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到的Penibruguieramine A,结构式如下:
是从从桉树果实中分离出具有3,5-二甲酰 - 异戊基间苯三酚 - 联苯胺的新骨架,
制备方法可以参考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云兵,未经白云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2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