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锁锁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1691.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红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E05B17/14;E05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锁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锁锁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机械锁是用钥匙开启,所以锁体必须有孔,而自古以来,锁具都能运用一定额工具和技巧轻易打开,尤其是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开锁工具层出不穷,开锁技术也更出神入化。现有电子锁采用指纹实现开启,其结构包括外壳、正面门把手、设外壳上的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和连接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上的锁芯控制装置。采用现有的结构,其指纹识别模块为裸露状态,不法分子极易采用人造指纹强行开锁,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指纹锁锁体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纹锁锁体结构,包括外壳、横向设置的正面门把手、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和连接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上的锁芯控制装置,所述正面门把手包括本体和套在本体上的滑盖,所述本体包括截面均为方形的固定端和把手端,所述固定端和把手端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把手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指纹采集识别模块的凹槽,所述把手端上沿滑盖滑动方向设置有导槽,所述滑盖套在把手端上且滑盖内设置有与导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滑盖的4个侧面分别与固定端的四个侧面齐平。本发明在现有锁体结构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将指纹采集识别模块设置在正面门把手上,并用滑盖遮挡,不熟悉的人不会轻易发现指纹识别模块,提高安全性。凹槽用于固定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引线孔用于指纹采集识别模块连接线的隐藏引出,导槽不仅对滑盖移动起到引导作用,其与卡块的配合,也对滑盖其限位作用。滑盖的4个侧面分别与固定端的四个侧面齐平,使滑盖、固定端整体看起来不突兀,使人不易察觉到滑盖的可移动性,进一步提高提高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提到的正面、外侧、侧面等均指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词。
作为优选,为了增强滑盖移动的稳定性,所述导槽设在把手端的上下两个侧面上。从上下两个面对滑盖移动进行限位,提高其移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的长度小于把手端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端与滑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滑盖的卡合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端的端部设置有磁铁,所述滑盖内与磁铁对应处设置有铁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滑盖固定的稳定性,所述卡块成L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指纹采集识别模块设置在正面门把手上,并用滑盖遮挡,不熟悉的人不会轻易发现指纹识别模块,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面门把手的侧视图。
图3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名称为:
1、外壳;2、正面门把手,21、本体,22、滑盖,3、凹槽,4、导槽,5、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指纹锁锁体结构,包括外壳1、横向设置的正面门把手2、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和连接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上的锁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门把手2包括本体21和套在本体上的滑盖22,所述本体21包括截面均为方形的固定端和把手端,所述固定端和把手端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把手端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指纹采集识别模块的凹槽3,所述把手端上沿滑盖22滑动方向设置有导槽4,所述滑盖22套在把手端上且滑盖22内设置有与导槽4相匹配的卡块,所述滑盖22的4个侧面分别与固定端的四个侧面齐平。此处的横向即指使用时状态,水平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在导槽4设在把手端的上下两个侧面上。也可仅在把手端的一个侧面上设置导槽。
设置导槽4时,其长度小于把手端的长度,且如图3所示,导槽两端均不与把手端端部接触,避免滑盖脱离把手端。
所述卡块优选为L型。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红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红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内板料架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