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缓蚀稳定剂及冷却液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1450.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纯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8 | 分类号: | C23F11/08;C09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冷却液 缓蚀 硅酸盐 稳定剂 聚环氧琥珀酸盐 芳香族氨基酸 复配缓蚀剂 葡萄糖酸盐 稳定剂制备 脂肪羧酸盐 质量百分比 缓蚀效果 去离子水 四硼酸盐 氟化盐 冷却液 钼酸盐 制备 添加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氟化盐1.5%‑6.5%、钼酸盐1.5%‑2.5%、聚环氧琥珀酸盐0.0006%‑0.0009%、四硼酸盐0.1‑0.2%、葡萄糖酸盐0.3%‑2.5%、芳香族氨基酸盐3%‑4%、2.5%‑6.5%的脂肪羧酸盐添加剂,余量为去离子水。通过本发明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复配缓蚀剂之间能产生更优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缓蚀效果,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缓蚀稳定剂及使用该稳定剂的冷却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液是冷却系统中的导热介质,具有冷却、防腐、防垢、防冻的功能,是发动机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通常使用的发动机冷却液大多为乙二醇的水溶液,水为主要冷却介质,乙二醇用于降低冷却液的冰点;同时,为了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金属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被冷却液腐蚀,通常在冷却液中加入各种缓蚀剂。常见的冷却液中所采用的缓蚀添加剂以无机盐为主,也有部分采用有机酸盐,一般选择硅酸盐。
硅酸盐是铝和铁合金的特效缓蚀剂,并且价格低廉、符合环保要求,但是硅酸盐的使用存在储存和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容易形成沉淀和凝胶状物质,使防腐蚀性能降低,并且产生的凝胶容易堵塞散热器管路及附着在散热器内表面降低传热效率引起发动机过热故障。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的CN1336410A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由乙二醇1000份、癸二酸2-8份、对苯二甲酸2-5份、甲苯并三唑1-4份、对叔丁基苯甲酸5-25份、辛酸1-12份、琥珀酸1-4份、消泡剂0.1-0.2份原料制成。该有机酸型冷却液虽然碱度很高,但是对金属铁和铝的防护不够。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达到更好的缓蚀效果,对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中的各种金属或合金有优异的缓蚀作用和防垢功能、缓蚀效果适应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的发动机冷却液稳定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复合稳定剂。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氟化盐1.5%-6.5%、钼酸盐1.5%-2.5%、聚环氧琥珀酸盐0.0006%-0.0009%、四硼酸盐0.1-0.2%、葡萄糖酸盐0.3%-2.5%、芳香族氨基酸盐3%-4%、2.5%-6.5%的脂肪羧酸盐添加剂,余量为去离子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所述的脂肪羧酸盐添加剂由组分A(异庚酸盐、十七烷酸盐、C7~C21环烷酸盐、乙烯酸盐、8-十七烯酸盐或12-二十一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组分B(十二烷基苯酸盐)、组分C:异辛酸盐,按照1:1:2的质量百分比配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所述的脂肪羧酸盐添加剂由组分A(异庚酸盐、十七烷酸盐、C7~C21环烷酸盐、乙烯酸盐、8-十七烯酸盐或12-二十一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组分B(十二烷基苯酸盐)、组分C:异辛酸盐,按照1:1:1的质量百分比配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硅酸盐缓蚀稳定剂,所述的芳香族氨基酸盐为酪氨酸钾或苯丙氨酸钠。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制备发动机冷却液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氟化盐、钼酸盐、聚环氧琥珀酸盐、四硼酸盐、葡萄糖酸盐、芳香族氨基酸盐和脂肪羧酸盐添加剂按比例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放入反应釜内,在50℃下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7-8之间,记为溶液A;
b.将0.15%-0.33%质量比的无水硅酸盐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记为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纯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纯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制动的加强型采煤机
- 下一篇:印刷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