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鲶鱼高产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11154.0 申请日: 2017-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7624687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6
发明(设计)人: 李金城 申请(专利权)人: 李金城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A23K50/80;A23K10/30;A23K10/2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44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鲶鱼 高产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鲶鱼高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而现在在中国许多的地方都有鲶鱼的养殖,但是由于地域不同、环境、温度的不同,方法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我国地域辽阔,许多的地方的养殖方法都比较相同,这样就容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往往可能会造成鱼生长慢、产量下降等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操作方便、配比合理的一种鲶鱼高产养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鲶鱼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路、电畅通,池塘为7-10亩的椭圆形池塘,设有两台微孔增氧机,并且确定池塘的深度为1.75-2.1m;

步骤二、养殖前准备:在养殖前18天将池水抽干,并且经过日晒自然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养殖前3天每亩撒施55kg营养剂,在养殖前2天将池塘水充满;

步骤三、放养鱼苗:每亩放养100g鲶鱼鱼苗230尾,125g鲫鱼鱼苗70尾,100g鲑鱼鱼苗10尾,75g鳊鱼鱼尾10尾,75g小螃蟹10个;

步骤四、投饲管理:按照常规的方法来投喂食料,并且每13天投喂中和剂50kg;

步骤五、水质管理:养殖罗非鱼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高,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水质长期保持肥、活、嫩、爽,隔2天~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厘米~30厘米,并保持水体呈微流水状态;

所述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花生4份、葡萄糖酸锌4份、全脂牛奶5份、山茶花4份、苹果皮2份、玉米粉8份、咖啡豆7份、柠檬酸钠4份、维生素C6份、鸡粪2份、胡萝卜汁1份、二甲酸二丁酯1份、酱油2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搅拌设备中搅拌混合,每隔2分钟放入一种材料,待完全放置后再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总量1/7的50℃清水再继续搅拌10分钟;

所述中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穿山龙3份、紫河车4份、玳瑁5份、枸骨叶4份、胡颓子叶8份、土贝母7份、马勃1份、厚朴3份、甘遂4份、淡竹叶7份、龟甲1份、北沙参8份、楮实子10份、禹州漏芦4份、皂角刺4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粉碎设备中粉碎成粉末状,再添加60℃清水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糊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加入的营养剂是为了在池塘内快速的生长出微生物,这样在放入水后保证水的活性以及幼鱼的食料,而加入的中和剂是中药组成的,能够在增加体质的同时使鱼带有一点点的药性,并且中药能够起到提高水质的作用。本发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配比合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鲶鱼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路、电畅通,池塘为7-10亩的椭圆形池塘,设有两台微孔增氧机,并且确定池塘的深度为1.75-2.1m;

步骤二、养殖前准备:在养殖前18天将池水抽干,并且经过日晒自然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养殖前3天每亩撒施55kg营养剂,在养殖前2天将池塘水充满;

步骤三、放养鱼苗:每亩放养100g鲶鱼鱼苗230尾,125g鲫鱼鱼苗70尾,100g鲑鱼鱼苗10尾,75g鳊鱼鱼尾10尾,75g小螃蟹10个;

步骤四、投饲管理:按照常规的方法来投喂食料,并且每13天投喂中和剂50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城,未经李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