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1013.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庄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威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67/02;C08K13/04;C08K7/06;C08K3/04;C08K3/3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岩龙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碳酸酯 多元 合金 静电 复合 工程 材料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化改性领域,具体涉及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法计,由下述组分组成:PC(聚碳酸酯)50~80份,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20~50份,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12份,导电材料5~15份,分散剂3~10份,偶联剂0.1~1.0份,增韧相容剂3~10份,增强剂5~15份,得到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力学性能高、耐热性好、工艺性优良、加工方便、具有高导电性,制品翘曲变形低小、尺寸稳定、且无应力开裂现象,是一种综合性优异的多功能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多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由于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产生2KV至60KV的静电电压是非常常见的。由于大量的静电积聚,因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电场力的作用,容易引起易燃物体和易爆气体发生燃烧和爆炸,给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造成严重灾害。所有的运动物体,如飞机、火箭、汽车的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都会使其带上静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操控系统损坏失灵,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甚至发生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医院的手术台上,人或器械发生静电放电的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或因误动作引起对医生和病人伤害;在印刷厂里,纸张间由于摩擦带电,使纸张粘在一起,难于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印染厂里,棉纱、毛线、人造纤维上的静电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印染质量下降。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也称为静电敏感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现在超过30V的静电电压,都会使这些静电敏感器件受到损伤甚至损坏, 如硬盘磁头工作中在3V以下的静电产生便会受到影响。随着我国智能城市和现代化体系建设,IT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分子材料、微电子器件等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及其产品,由此带来的静电问题不仅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研究开发耐温100℃以上,具有防静电和导静电功能的新型工程塑料材料,并由这种材料制成的产品具有耗散静电或通过接地直接将静电荷泄露到大地,对提高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工程塑料在石油化工、煤矿、军工、航天航空、IT(信息电子)产业发展中有更多的新材料选择,对实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PC(聚碳酸酯) 树脂是无定形热塑性通用工程塑料,应用最广泛。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使用温度范围宽、耐候性良好、模量高、蠕变小、尺寸稳定性好。但是熔体粘度高、缺口敏感、流动性差、容易发生应力开裂、成型大尺寸和薄壁制件困难。ABS树脂是热塑性无定形聚合物,是最常用的普通塑料,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尺寸稳定、光泽好、易成型,但是耐热性低。在PC中加入ABS可以降低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提高抗冲击强度。PC与ABS共混改性,因二者部分相容,为了控制合金体系不均化程度,降低分散相粒径大小,改善相容性,必须加入相容剂。鉴于这两种皆为无定形树脂,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增加功能,须加入填料和导电材料等组份,但这种合金是无定形,加入量少时对导电性能改变不明显、不容易分散。加入量大时机械强度大幅度下降,其他性能也难以提高,难以制成较好导电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聚碳酸酯多元合金防静电复合工程材料,按质量份数法计,由下述组分组成:
PC 50~80 份;
ABS 20~50份;
PBT 3~12 份;
导电材料 5~15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威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威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