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开横热敏发动机散热器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747.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钢;胡洋春;张健;李岳林;刘志强;尹来容;胡林;张志勇;李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8 | 分类号: | F16K1/18;F0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开 热敏 发动机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横热敏发动机散热器阀。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器,当产生蒸汽时,通过弹簧控制的抬升阀来排出蒸汽,然而由于存在活塞、多个弹簧、气嘴等多个部件,导致结构复杂,体积大,由于要对大活塞产生缓冲,弹簧体积也相应变大,然而使用小体积的弹簧与活塞排出效果又变差。
现有抬升阀,往往使用弹簧作为缓冲,然而存在相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往往使用隔膜承载能力又不足,两者互相矛盾冲突,无法解决。
抬升时,为了方式蒸汽压力大时过渡抬升,经常使用限位件,而限位件体积较小,加工安装均不便,且无论是否使用限位件,排出一般是从抬升缝隙中实现,排出效果不佳。
现有抬升阀,只对气体压力敏感,虽然压力高往往也意味着温度高,但并不能将压力与温度划等号,其对于温度变化的相应差,存在安全隐患。而散热器上往往只有一个孔口,无法同时使用两种阀。
现有抬升阀,对余热利用不足。
散热器中的热敏元件,一般用于温度感应或者竖直使用,不存在横向使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六种问题的阀。通过一种结构解决六种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开横热敏发动机散热器阀,包括上盖、隔膜、阀杆、活塞、左壁、右壁、中壁、热敏元件、左活塞、第一活叶、第二活叶、孔、外接管路、左阀口、前阀口、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其中左壁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竖直的第一左壁、水平向内延伸的第二左壁、第二左壁内端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三左壁;中壁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竖直的第一中壁、第一中壁下端向左水平延伸的第二中壁、第二中壁左端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三中壁;第一腔室位于左壁和中壁之间,热敏元件容纳在第一腔室中;热敏元件一端连接在第一中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左活塞上,下端分别支撑在第二中壁和第二左壁上,受热时热敏元件伸长,带动左活塞离开对应的左阀口,使蒸汽排出;所述孔形成在第三中壁与第三左壁之间,并始终不遮蔽;所述热敏元件包括热感应弹簧、导杆、固定块;导杆右端通过连接座连接在第一中壁上,热感应弹簧套设在导杆上,导杆左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圆盘形,固定块左端连接左活塞衬垫、左活塞衬垫左端连接左活塞;第二腔室位于中壁、右壁以及第一、第二活叶之间,第二腔室中容纳隔膜,活塞、阀杆;除此之外,第二腔室中不设置任何部件;隔膜一端固定在第二中壁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右壁上;在隔膜上,第一中壁和右壁连线的中点位置设置阀杆,阀杆下端连接活塞,活塞长度小于隔膜长度的二分之一,活塞下方分别压装有第一活叶、第二活叶;蒸汽分别通过所述左阀口与所述前阀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隔膜上设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上盖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上盖与左壁、右壁通过扣耳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下侧设有衬垫。
优选的,所述衬垫上设置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衬垫的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活塞为圆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左活塞选用板式或锥式。
优选的,所述隔膜的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3点过渡抬升以及安装尺寸的问题,本发明使用了左侧热敏出口,大大提高了排出效率,节约了安装尺寸,省略了限位件的使用。
2、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1点,采用了隔膜与阀杆和小体积活塞的连接方式,减轻了重量,摆脱了复杂的结构,但减轻体积不导致开口减小,通过小体积活塞压住第一、第二活叶,开启时第一、第二活叶同时被开启,即减轻了重量简化了结构,又不会导致开口减小、排气量减小。
3、热敏元件使用阀壳以及阀壁合理固定支撑,实现水平动作。
4、通过热敏、蒸汽双排出模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单依靠压力的不足,对温度的关注度更高,安全系数更高,控制更精确。通过散热器上的同一个孔口使用两种阀进行配合,结构简单、配合合理。适配性能强,适配现有发动机散热器,无需单独设置流水线设计新散热器。
5、摆脱了蒸汽阀只能使用弹簧做动的局限,克服了技术偏见,使用隔膜。在不提升隔膜材料强度的前提下,克服了隔膜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的排出口小的问题。
6、设置了余热回收管路,提供了余热回收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关闭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蒸汽开启位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开发动机散热器阀
- 下一篇:紫砂壶(镶金五蝠巧色祝福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