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0104.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勇成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47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旋上料机、生物质气化炉、旋风除尘器、过滤器、冷凝器、旋液分离器、平衡罐和储气罐,储气罐连接燃气锅炉或者燃气发电机组,或者直接连接供气用户,在生物质气化炉下方设置自动出渣系统,在旋风除尘器下方设置干灰收集装置,平衡罐内部设置缓冲膜片,缓冲膜片上方为气体腔,下方为液体腔,在液体腔的进液口处设置液体压力调节装置。本发明的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各个部件顺序连接,结构简单合理,在储气罐之前增加平衡罐,用于平衡储气罐中的气体压力,保证气体的输入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 涉及生物质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它来源广泛,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农业及森林废弃物产出。即使不被用于生产能源,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令人头疼的事情。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生物质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它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而且,生物质中硫的含量极低,基本上无硫化物的排放。所以,利用生物质作为替代能源,对改善环境,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减少“温室效应”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将生物质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便会向社会提供一种各方面都可被接受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为原料的绿色能源转化技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
但目前生物质发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气体本身的净化以及产生的废渣的处理等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生成纯净度高,并且输出压力可控的生物质气的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 提供了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旋上料机、生物质气化炉、旋风除尘器、过滤器、冷凝器、旋液分离器、平衡罐和储气罐,储气罐连接燃气锅炉或者燃气发电机组,或者直接连接供气用户,在生物质气化炉下方设置自动出渣系统,在旋风除尘器下方设置干灰收集装置,平衡罐内部设置缓冲膜片,缓冲膜片上方为气体腔,下方为液体腔,在液体腔的进液口处设置液体压力调节装置。本发明 的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各个部件顺序连接,结构简单合理,在储气罐之前增加平衡罐,用于平衡储气罐中的气体压力,保证气体的输入输出。其中对于设备产出的废渣,生物质气化炉下方设置自动出渣系统,在旋风除尘器下方设置干灰收集装置,将废渣和干灰及时收集,以备后续利用,避免四处飞散,影响环境;平衡罐利用液体腔的进液口处设置液体压力调节装置进行压力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在螺旋上料机上设置进料斗,进料斗连接自动进料装置。自动进料装置将生物秸秆、稻杆、稻壳、玉米杆、废木材、麦秆等等原料送入螺旋给料机,自动进料装置可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切碎烘干等准备工作。
其中过滤器包括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冷凝器也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旋风除尘器包括一级旋风除尘器和二级旋风除尘器。
所述干灰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管、分离室和收集室,连接管一端连接在旋风除尘器下端,一端连接分离室,分离室中间设置至少两级分离震动筛,在分离震动筛上设置旋转刮板,旋转刮板设置为伸缩式,在分离室侧面位于每一个分离震动筛的上方侧面均设置旋转门,旋转门外侧连接收集室。干灰收集装置对干灰进行分级收集,上方分离震动筛的过滤孔大于下方分离震动筛的过滤孔,分级完成后,利用分离震动筛上防的旋转刮板将干灰推入收集室,完成干灰的分级收集。其中,液体压力调节装置为导杆式液体压力调节装置。
平衡罐能使浸出车间内各设备中的自由气体汇集,并起平衡系统压力作用的容器。
生物质气是以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禽畜粪便、污水污泥等含有生物质体的物质为原料,在高温下,生物质体热解或者气化分解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资源性气体组分为氢气、一氧化碳和少量低分子碳氢气等,其他成分为氮气、二氧化碳、水分、焦油和颗粒物等,生物质受热刚产生时的生物质气还含有一定热量。生物质热解或气化产生粗燃气,经净化、组分调变获得高质量的合成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勇成,未经唐勇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0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