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9934.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2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C22F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棒的制造方法,属于钛棒制备加工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内径为80mm~100mm的圆形钛管,内表面酸洗处理;把海绵钛压制成圆柱形的电极块,电极块直径略小于钛管内径;将电极块装入钛管,钛管两端焊接封闭,使得电极块设于钛管的密闭腔体内,所有材料成为一个整体的组合坯料;将抽真空后的组合坯料放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组合坯料的真空度为<0.01Pa,加热温度为1000℃~1200℃,加热时间为2小时~6小时;将完成加热工艺的组合坯料取出进行轧制;棒材轧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350℃~650℃。本发明通过由海绵钛直接压块、真空封装然后轧制制备钛棒的简化加工工艺,将加工成本降低2/3以上,总成本降低8%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棒的制造方法,属于钛棒制备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纯钛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蚀、耐热性强等许多优点,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冶炼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因此钛的价格很贵,很大程度限制了钛的推广及应用。随着钛材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这一矛盾越加突显。
目前的钛棒轧制工序复杂,需要经过两次熔炼、剥皮、开坯、打磨,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钛棒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钛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内径为80mm~100mm的圆形钛管,内表面酸洗处理;
步骤二、把海绵钛压制成圆柱形的电极块,电极块直径略小于钛管内径;
步骤三、将电极块装入钛管,钛管两端焊接封闭,使得电极块设于钛管的密闭腔体内,所有材料成为一个整体的组合坯料;
步骤四、将抽真空后的组合坯料放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组合坯料的真空度为小于0.01Pa,加热温度为1000℃~1200℃,加热时间为2小时~6小时;
步骤五、将完成加热工艺的组合坯料取出进行轧制;
步骤六、棒材轧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350℃~650℃,时间为4小时~6小时。
组坯材料需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加工,覆层钛管的厚度为1mm~3mm,优选为2mm,以保证组合坯料的一体性;钛管的内径为80mm~100mm,超出此范围海绵钛之间无法融合;为方便电极块的装入,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电极块外壁与钛管内径之间的间距为0.2mm~2mm,优选为1mm。
将准备好的组合坯料放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1000℃~1200℃,加热时间为2小时~6小时,超出此范围扩散结合无法发生。
此外,步骤五中轧制时,初始道次的轧制延伸率不小于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海绵钛直接压块、真空封装然后轧制制备钛棒的简化加工工艺,将加工成本降低2/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坯料的制作示意图;
图中标记:1-海绵钛电极块、2-钛管、3-钛板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步骤一、选取内径85mm、壁厚2mm的圆形钛管,内表面酸洗处理;
步骤二、把海绵钛压制成圆柱形的电极块,电极块直径为83mm;
步骤三、将电极块装入钛管,钛管两端通过氩弧焊封闭,得到组合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9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孔针及其针后端
- 下一篇: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