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8764.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65***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镜头组件。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镜头组建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镜头组件一般包括镜筒和收容于镜筒内的镜片组,镜片组一般包括多个镜片,镜片承靠在镜筒内壁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镜片与镜筒的同轴度对镜头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镜片曲率较大时,但镜筒设计成型后,为了保证与镜片的同轴度,往往需要调整,但是镜筒设计比较复杂,调整其结构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组件,使得在保证镜片同轴度的情况下,提高镜片的自由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收容于镜筒内的镜片组,镜筒包括第一筒壁以及沿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镜片组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镜片和设置在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镜头组件还包括第一遮光片,第一遮光片包括夹持在第一镜片和第一筒壁之间的呈中空环状的水平部和自水平部远离光轴的一端向像侧弯折延伸的竖直部,竖直部包括夹持在第一镜片与第二筒壁之间的第一部分和夹持在第二镜片与第二筒壁之间的第二部分。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计第一遮光片,第一遮光片的水平部夹持在第一镜片与第一筒壁之间,第一遮光片的竖直部的第一部分夹持在第一镜片与第二筒壁之间,竖直部的第二部分夹持在第二镜片与第二筒壁之间,从而使第一遮光片承靠在镜筒内壁上,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承靠在第一遮光片上,由于第一遮光片结构简单,相对调整镜筒结构来说比较容易,所以能更灵活的设计,在保证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同轴度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第一遮光片的结构,可以提高镜片的自由度,使用不同曲率和径长的镜片,改善镜头组件的光学性能。
另外,水平部和竖直部为一体式结构,由于水平部和竖直部为一个整体,从而使第一遮光片能一次性固定在镜筒内壁上,组装过程简单。
另外,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第一部分与第一镜片像抵持,第二部分与第二镜片相抵持,这样能保证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不同的曲率和径长,提高镜片设计的灵活性,达到镜头组件的设计要求。
另外,镜头组件还包括第二遮光片,第二遮光片夹持在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能够遮挡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的杂光,提高镜头组件的成像质量。
另外,水平部与光轴垂直。
另外,竖直部与光轴平行。
另外,第二遮光片与第一遮光片之间存在间隙。
另外,第二遮光片与第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
另外,镜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镜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镜头组件10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镜头组件100包括:镜筒1和镜片组2,其中镜片组2收容于镜筒1内;镜筒1包括第一筒壁11以及第二筒壁12,其中第二筒壁12沿第一筒壁11弯折延伸;镜片组2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镜片21和设置在第一镜片21像侧的第二镜片22;镜头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遮光片3,第一遮光片3包括夹持在第一镜片21和第一筒壁11之间的呈中空环状的水平部31和自水平部31远离光轴OO’的一端向像侧弯折延伸的竖直部32,竖直部32包括夹持在第一镜片21与第二筒壁12之间的第一部分321和夹持在第二镜片22与第二筒壁12之间的第二部分3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系统及其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