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综合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8481.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综合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综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运行中的电缆外护套因可能发生的机械损伤以及可能出现的化学腐蚀、鼠害使电缆外护套多点损坏,保护箱进水、过电压保护器击穿、金属护套接地线断开等导致金属护层接地方式发生改变。电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发生异常后,护层环流的数值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将会造成电缆起火,绝缘击穿,发生电网停电事故。因此,通过采集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电流及时掌握接地方式状态是否正常,非常必要。
通过常规人工巡视的办法,现场采集电缆接地环流的数据,费时费力, 且巡视周期较长,不能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综合监测系统,该电缆综合监测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综合监测系统,包括现场采集端和远程监控端;所述现场检测端包括:环流状态采集模块,连接至输电电缆上,用于采集所述输电电缆的电缆接地环流状态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无线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电缆接头上,用于采集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向远程监控端发送所述接地环流状态信息的电信号和温度信息的电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环流状态采集模块、无线测温传感器及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远程监控端包括:数据解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地环流状态信息的电信号和温度信息的电信号,并解析得到所述输电电缆的电缆接地环流状态数据和温度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电缆接地环流状态数据和温度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现场检测端实时监测输电电缆的接地环流状态和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远程监控端,由数据解析模块解析后进行显示,实现了实时监测,且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综合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现场采集端和远程监控端;所述现场检测端包括:环流状态采集模块,连接至输电电缆上,用于采集所述输电电缆的电缆接地环流状态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无线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电缆接头上,用于采集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向远程监控端发送所述接地环流状态信息的电信号和温度信息的电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环流状态采集模块、无线测温传感器及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远程监控端包括:数据解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地环流状态信息的电信号和温度信息的电信号,并解析得到所述输电电缆的电缆接地环流状态数据和温度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电缆接地环流状态数据和温度数据。
现场采集端还包括声光报警器,与所述环流状态采集模块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环流状态采集模块输出的报警激励信号下输出报警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8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罩
- 下一篇:一种电力系统厂站端的负荷参数辨识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