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螺接式降尘喷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7422.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勇;廖奇;邵和;黄宜生;冯国瑞;董兆龙;严国超;韩丹丹;郝国才;张奡;关舒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3/04;E21F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螺接式 降尘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矿用降尘喷水,特别涉及一种矿用螺接式降尘喷嘴。
背景技术
粉尘作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引起煤尘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降尘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现阶段煤矿井下的降尘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喷雾降尘、泡沫降尘、气幕封闭尘源和除尘器除尘。采用泡沫降尘一方面会阻碍操作人员的视线,影响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大量泡沫在巷道和工作面受风流的影响而运动,会越聚越多,容易发生封堵巷道,影响井巷风流的畅通。气幕封闭尘源要求井下提供较大的风量和风压,而且抗扩散能力差,极易造成顶板粉尘的二次飞扬。除尘器除尘不仅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而且需要电力驱动,无法满足本质安全的要求。喷雾降尘有降尘效率高,体积小,便于组装、拆卸,易于维护、维修等特点,综合以上因素煤矿一般采用喷雾降尘,但是现行的喷雾降尘存在以下问题:喷雾压力不够高;耗水量大;喷雾覆盖面积过小。为了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保证工人作业安全,亟待开发一种矿用降尘喷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性强、装配简单、操作灵活的一种矿用螺接式降尘喷嘴。
本发明的一种矿用螺接式降尘喷嘴,包括底座、转动球、喷管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流道,转动球内设有第二流道,喷管内设有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依次连接且相通。
所述底座设有外螺纹、六角头和内球碗。
所述喷管的一端设有转动球,喷管能在转动球的转动下改变角度,转动球嵌装在内球碗且能够在内球碗中360度旋转。
所述喷管设有开口,开口的口径为第三流道口径的10%~90%。
所述底座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螺纹增强适用性,通过转动球的转动调整喷管的角度改变喷雾的覆盖面积,通过缩小开口的口径增大喷雾压力同时降低耗水量;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装配简单、操作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矿用螺接式降尘喷嘴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动球,3-喷管,4-螺母,5-外螺纹,6-六角头,7-内球碗,8-第一流道,9-第二流道,10-第三流道,1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一对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底座1上依次设置转动球2、喷管3和螺母4;底座1与螺母4通过螺纹连接;底座1内设有第一流道8,转动球2内设有第二流道9,喷管3内设有第三流道10,第一流道8、第二流道9与第三流道10依次连接且相通。底座1上依次设有外螺纹5、六角头6和锥形空间7,底座1内腔设有内球碗7,内球碗7与转动球2紧扣;喷管3设有喷头11,喷头11的口径为第三流道10口径的30%;所述喷管的一端设有转动球2,喷管3能在转动球2的转动下改变角度,转动球2嵌装在内球碗7且能够在内球碗中360度旋转。
本发明工作原理:在解除螺母4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转动球2,喷管3随着转动球2的转动下,能够在内球碗中360度旋转,使喷管3可以向上或向下倾斜45度角;将喷管3调至所需工作角度后拧紧螺母4,使喷管3固定在该工作角度。开启水源,水流依次经过第一流道8、第二流道9和第三流道10,在第三流道10的末端喷头11的孔径明显比第三流道10孔径小,但水流量不变,因此水流流速增加,水压增加,最终通过开口11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眼镜框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自清洗智能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