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风水匹配散射型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6998.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勇;黄宜生;邵和;严国超;冯国瑞;董兆龙;王丽娜;廖奇;关舒文;张奡;韩丹丹;郝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水 匹配 散射 除尘 装置 | ||
一种矿用风水匹配散射型除尘装置,由喷雾环筒、雾化喷嘴、送风筒体、旋转支架和伸缩支架组成,送风筒体进风口端连接有进风软管,送风筒体出风口端为金属头塞,金属头塞周围布置有两圈不同方向环状气缝;送风筒体外套为喷雾筒体,喷雾筒体出水端为雾化喷嘴,喷雾筒体后部进水端连接高压进水管;进风软管和高压进水管上分别设有风压表、水压表和调节阀,高压进水管前端设置有过滤网;进风软管进风口处和高压软管进水口处均设置快速接头。支架可上下调节高度,便于根据现场情况调节。本发明体积小,雾化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灵活安装在矿井内各个粉尘突出位置,适宜煤矿井下除尘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除尘的散射型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粉尘是引发职业病、造成煤尘爆炸、自燃和损坏设备、降低现场能见度的主要因素,目前井下除尘大都采用掘进机内外喷雾、煤层注水、除尘风机等装置,但这些装置均存在自身局限性使除尘效果还不理想。如掘进机内外喷雾的喷嘴极易堵塞,除尘效率很低;煤层注水系统工艺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除尘风机设备过于庞大笨重,移动及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存在电器安全隐患。水汽联动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常出现压力水倒灌风管现象且系统用水量过大。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高效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雾化效果好的矿用除尘设备。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矿用风水匹配散射型除尘装置,包括喷雾环筒、雾化喷嘴、送风筒体、旋转支撑和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筒体位于中心,送风筒体出风口端为金属头塞,金属头塞周围布置环形气缝,送风筒体进风口端连接有进风软管,进风软管上依次设有风压表、调节阀和快速接头;送风筒体外套为喷雾环筒,喷雾环筒出水口端为雾化喷嘴,喷雾环筒上设有水压表,喷雾环筒后部进水端连接高压进水管,高压进水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滤网和快速接头;送风筒体与喷雾环筒之间设置滑轨;装置下部为旋转支撑,旋转支撑下连接伸缩支架,底部为金属底座。
所述的雾化喷嘴出水口与喷雾环筒轴向呈60度角。
所述的金属头塞环壁与送风筒体内壁距离2~3mm;所述的金属头塞出风口处为子弹头型,上设两道宽度是1~2mm环形气缝,环形气缝一条垂直送风筒体轴向,另一条与送风筒体轴向呈60度角倾斜。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直接利用井下现有的输水管路、送风管路,使用时井下管路与设备利用快速接头连接,简单方便,且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为无电部件,实现了井下除尘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性。
(2)本发明使用子弹头型出风设计,气缝吹出风流可使喷嘴喷出雾滴再次打散,实现二次雾化,雾滴粒径更小,空中停留时间更长,除尘效果增强。
(3)本发明体积小、操作方便,支架设置为可伸缩旋转型,可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喷射角度和高度,喷出水雾雾滴粒径小,喷射面积大,可覆盖整个巷道断面,实现散射型隔断除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矿用风水匹配散射型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风筒体,2、喷雾环筒,3、雾化喷嘴,4、旋转支撑,5、伸缩支架,6、水压表,7、进风软管,8、风压表,9、调节阀,10、快速接头,11、高压进水管,12、滤网,13、环形气缝,14、金属头塞,15、滑轨,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采回撤工作面扇形区回撤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风水匹配聚焦型抑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