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820.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米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气井 液体 抗盐泡排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排剂,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
背景技术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有水气井的开采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气体的带液能力,减少井筒积液,还能延长气井后期生产时间,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泡排剂的起泡能力和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尤其在100℃以上的高温地层,许多起泡剂产生的泡沫会在几分钟内消失,甚至不产生泡沫。
在气田现场应用过程中,气井中所存在的高含油环境对市场上常规产品的泡沫排水工艺影响较大,使得在井筒中不能形成稳定的抗油泡沫携液,并造成举升过程中回压升高,因此不能取得明显的泡沫排水采气效果。
而现有的泡排剂存在溶解性能差、起泡与稳泡能力不足,甚至不能起泡的问题,不能同时满足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显著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泡排剂不能同时满足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显著的要求,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包括:
本发明可以将上述各物质直接混合均匀后使用,同时,也可采用优化后的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成品。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的优化制备方法如下:
将N,N′,N″-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脂甜菜碱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加热熔融后,加入半乳甘露聚糖混合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保温3-10min,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再搅拌均匀后自然冷却,冷却后的物质研磨成粉状即可。
通过上述组分的配比,能够有效满足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显著的要求,效果十分显著。
进一步,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更进一步,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通过组成配比的优化,可以使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更加显著,效果更加优异,并且通过上述配比的优化,能够使使用量极大地减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有效满足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显著的要求,效果十分显著;
2、本发明可以使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更加显著,效果更加优异,并且通过上述配比的优化,能够使使用量极大地减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本实施例中上述一种耐高温气井液体抗盐泡排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将N,N′,N″-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半乳甘露聚糖、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脂甜菜碱混合均匀即可。该N,N′,N″-烷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为NDDTP。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满足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与稳泡能力显著的要求,效果十分显著。
实施例2
抗温抗盐泡排剂的制备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对比实施例,本实施例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对比实施例,本实施例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对上述实施例制成的成品在含盐地层水与油共存的油田(含油质量0.5、含盐质量0.12)中进行检测,成品添加量为1.25wt%,检测泡沫体积V(ml),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上述表格可知通过本发明的复配,不仅仅能有效达到低成本、高溶解性、抗高温、抗盐、起泡显著的效果,而且稳泡效果更加显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米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米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