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6806.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刚;李秋弈;张兴;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刚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张定花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遮阳 工具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享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雨天或者光照强烈的天气状况下,出门没带伞是大众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时容易出现淋雨感冒或中暑等症状。然而每天带伞也是相当繁琐的一件事,容易顾此失彼,经常遗忘丢失。
近来,市面上也出现了共享雨伞等新鲜事物,如专利CN106920159公开了一种共享伞系统,能够为大众在忘带伞的情况下,提供较为有利的解决方案。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极度依赖大量分布智能伞架,以便公众能在相应的固定地点取用和归还,如地铁口、商场的公众聚集区域,取还不便且成本非常高。有的共享伞厂家甚至不布设伞架,直接悬挂在路边,短时间即丢失殆尽,名义上是共享,实质上沦为卖伞厂家。并未利用共享经济为大众提供应有的服务。
而国内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仍然陆续出现类似模式的共享伞供应商,盲目投放却收效甚微。归根到底,是因为当前共享伞只能投放在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装置上,无法灵活的取用和归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更灵活化、机动性强的共享伞系统、装置及其商业模式,为大众提供实际的便利,实现真正有效的随时随地的共享。
另外,随着我国科技和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迅速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发展仅仅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已呈现井喷势头。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超过30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在全国各地的共享单车超过了1600万辆,带动了近十万人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为大众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实现了绿色出行的同时,极大的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共享单车的出现虽然也存在乱停车难以管理、阻塞人行道等问题,但终究利大于弊,是社会进步的典型表现。
但是,在下雨天或者光照强烈的天气状况下,大众在没有带伞的情况下,为避免被淋雨或被暴晒,大多数情况选择放弃骑行共享单车,而进入遮挡物下面躲雨或防晒,进而妨碍了出行。
因而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随时满足在下雨天或者光照强烈的天气状况下能够顺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结构、操作均十分简单的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的系统和方法,充分融合了共享骑行车和共享遮雨遮阳工具的优点和便利,使得大众在需要时,既能随时随地取用共享遮雨遮阳工具,也可以骑行使用。克服了原有共享伞系统投放地点少而固定、取还不便、容易丢失等缺陷,同时克服了共享单车在下雨天或者光照强烈的天气状况下无法顺利骑行的缺点,进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人性化程度高,适于大规模普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的系统,包括互联网平台系统、移动通信设备和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还包括共享骑行车;
所述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未被用户取用时或被用户归还后,所述共享骑行车和所述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物理绑定在一起。
此处所述物理绑定一般为所述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不使用时的物理绑定,而使用时可以分开使用,优选为单独取用所述共享遮雨或遮阳工具使用而可以不使用所述共享骑行车。
所述互联网平台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云端和运营策略中心等,用于提供支持所述共享骑行车及遮雨遮阳工具管理所必需的全部功能。云端和运营策略中心皆可以为服务器,可以是整体式服务器或是跨多计算机或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分散式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应被理解为提供处理、数据库、通讯设施的业务点。可以是具有相关通信和数据存储和数据库设施的单个的物理处理器,或是联网或集聚的处理器、相关网络和存储设备的集合体,并且对软件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系统和支持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应用软件进行操作。所述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一个或多个电源、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接口和/或一个或多个操作系统等。
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诸如有线或无线网络等方式发送或接收信号,或可以在诸如存储器中将信号处理或存储为物理存储状态。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手持电子装置,智能穿戴装置、平板电脑、电子书、手持游戏机和/或游戏控制器、上网本等。移动通信设备可以使持有该移动通信设备的用户访问网络,并与所述互联网平台系统及所述智能机构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刚,未经李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6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订单核对方法
- 下一篇:知识产权经纪人服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