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隔热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5304.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刘园园;彭欣;武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隔热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比对不同涂料隔热性能的涂料隔热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野外阳光或室内光照条件下,由于受到光照的影响,环境温度会升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会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恶化,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隔热涂料被广泛应用于相关工程设备和建筑领域。隔热涂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涂料,它能够有效地阻止热传导, 降低表面涂层和内部环境的温度, 从而达到改善工作环境, 降低能耗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船舶甲板、汽车外壳和军事航天等领域。目前主要的隔热涂料有阻隔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辐射型隔热涂料和复合型隔热涂料等几类。随着隔热涂料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能快速探究和检测不同涂料的隔热性能就成为本领域的关注热点,对于隔热性能的研究,目前采取的方法绝大多数是用热源照射试验箱或试板,以试验箱内部空间或试板背面(或空间)的温度(温度差)来对比不同涂料的隔热性能。目前的试验方法是将试验箱置于室外,测试太阳照射条件下某反射型涂料的降温效果;或者是通过实验研究纳米ATO透光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和隔热保温效果。但上述方法有的需要比较大的实验空间,在建筑外墙和机械外表进行试验需要在建筑和设备外表进行大量涂刷作业,成本较高,而且恢复起来比较麻烦。同时,这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准确性受外界环境(如太阳辐射、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影响很大,不能够快速实时得到不同隔热涂料的防隔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对比不同隔热涂料在不同光照环境下隔热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准确度低、操作繁琐、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对比不同涂料隔热性能的涂料隔热性能检测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涂料隔热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密闭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在箱体内部的旋转盘以及设置在旋转盘正下方的金属板,所述的旋转盘上端设置有提供旋转盘旋转动力的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连接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的旋转盘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光源,所述的光源数量至少两个且波长均不相同,所述光源均匀分布在旋转盘上且位于金属板的上方,所述的金属板下端面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
在金属板上表面涂抹不同材料的涂料,通过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盘转动,使金属板上方光源类型一致,其中金属板的厚度、材质等相同,所选的光源其光照强度以及与下方金属板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严格控制相关的变量,最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各金属板下表面的温度,并可以以此来衡量各种涂料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采用导热性好的铜板或铝板。
通过选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来进行测试对比,减小实验数据误差,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上光源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光源分别为白炽灯、红外灯以及紫外灯。
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来测试对比涂料的隔热性能,来测试涂料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隔热效果,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光源在旋转盘上的排列方式一致。
当测试相同光源下的隔热效果时,光源在旋转盘上的排列方式一致方便控制器控制并调节光源的位置,测试更加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同型号大功率灯泡模拟光源,可以直接在室内或室外某一固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可以保证测试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转动,可以快速变换光源,能够检测不同光照环境条件下涂料的隔热性能;用于测试的金属板尺寸小,消耗小,易于清除表面的涂层,可反复使用,可有效节省成本;同时由于涂有隔热涂料的金属板与光源距离等大,并且测试在同一环境下进行,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装置可以快速直接比较不同涂料隔热性能,效率高,无需复杂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涂料隔热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旋转盘、3-固定杆、4-支架、5-控制器、6-光源、7-电源、8-金属板、
9-导线、10-温度检测装置、11-旋转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5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