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4330.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百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百莉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C12Q1/58;C12Q1/527;C12Q1/34;C12Q1/26;C12Q1/14;C12Q1/10;C12Q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生化鉴定 测试片 生化鉴定 厌氧环境 试纸 压板 底板 糖类 密闭环境中 液体石蜡油 水分散失 细菌分解 压板平面 有效减少 直接观察 制作工艺 弹性压 离型纸 氰化钾 脱羧酶 氨基酸 产气 滴加 覆膜 制作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以及和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配套使用的压板。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包括覆膜、底板,位于两者之间的离型纸,生化鉴定试纸和指示贴;压板包括压板平面和弹性压框。本发明的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能使生化鉴定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环境中,有效减少水分散失,同时可形成厌氧环境,克服了常规和市场上同类产品在氨基酸脱羧酶、氰化钾等检测项目中滴加液体石蜡油以形成厌氧环境的缺点;本发明的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培养结束后可直接观察细菌分解糖类产气情况,制作工艺简单,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属于微生物快速生化鉴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菌生化鉴定的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细菌生化鉴定主要采用国标法,沿用传统的鉴定技术,这些常规鉴定方法需要检测者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材料,配制试剂,有些还需要分装、灭菌、处置废弃物等,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量,还对操作者的技能、经验有较高要求。由于检测步骤多,检测结果判断经验性强,结果的准确性不易控制。
测试片以其制作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检测时间短等优点赢得了广大检测人员的青睐。测试片不需要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节省了劳动力。直接吸取样液滴加于测试片上培养检测,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低,结果重复性好。
目前市场上涉及细菌生化鉴定的产品主要有2种,一种是安瓿瓶装的液体生化鉴定试剂,使用者打开安瓿瓶直接接种待检菌于安瓿瓶中,培养后观察,有些培养后还需要再添加指示剂。此产品因是液体试剂,保质期短。因安瓿瓶是玻璃材质,打开时存在安全隐患。培养时只能敞开口,无法做到严格的无菌培养,且培养过程中试剂中的致病菌易逃逸到环境中,污染环境。因敞口培养水分散失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另一种是干制的生化鉴定板,板上有0.2mL-0.5mL的微孔,生化试剂加到微孔中再烘干,板上设有盖子,此产品保质期长,使用者将待检液菌直接加入相应的微孔,盖上盖子培养,加菌液后需小心移动,否则易漏出,污染环境。上述2种产品做厌氧生化鉴定时需额外滴加液体石蜡油;因是敞口培养无法观察细菌分解糖类产气情况。本人于2017年四月申请过生化鉴定测试片,此次申请的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吸附材料由滤纸改为无纺布,吸液量大,吸收速度快;上层采用覆膜覆盖,底板直接为胶带,不使用凝胶,工艺简化;加样后通过压板压合使覆膜和底板粘合,生化鉴定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环境中,有效减少水分散失;可形成厌氧环境,克服了常规和市场上同类产品在氨基酸脱羧酶、氰化钾等检测项目中滴加液体石蜡油以形成厌氧环境的缺点,能使阴性或阳性结果保持48h以上;因测试片中的生化鉴定试纸密闭培养,可截留细菌分解糖类产生的气体,培养结束后可直接观察产气情况;密闭培养也可防止致病菌逃逸到环境中,对环境和操作者安全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
本发明提供的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该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包括覆膜、底板,位于两者之间的离型纸,生化鉴定试纸和指示贴;
上述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中,所述底板为胶带;
和/或,所述胶带具体为PET聚丙烯酸压敏胶胶带;
所述PET聚丙烯酸压敏胶胶带厚度为0.10mm-0.30mm;
所述底板大小及长短比例与所要粘贴的生化鉴定试纸大小及数量相适应。
上述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中,所述离型纸上设有1个或数个方孔;
所述离型纸上的方孔边长为1.1cm-2.2cm,方孔数量根据细菌生化鉴定数目而定;
所述有孔的离型纸有离型膜一面于一边对齐粘贴于底板胶带的胶面,离型纸宽度同底板,长度短于底板,使底板一侧边有裸露的胶面。
上述细菌生化鉴定测试片中,所述生化鉴定试纸由生化鉴定试剂和吸附片材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百莉,未经孙百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4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