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蜜蜂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4157.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习水县巅峰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56461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蜜蜂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华蜜蜂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又称中蜂、中华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中蜂采集勤奋,早出晚归,清巢能力差易受蜡螟危害。目前,养蜂人将中华蜜蜂养殖在厂棚里,饲养蜜蜂时还添加白砂糖和蜂药,导致中华蜜蜂产出的蜂蜜不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中华蜜蜂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养蜂中产出的蜂蜜不纯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一种中华蜜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寻找蜂苗:根据单个野生中华蜜蜂采蜜后的风行方向,寻找蜂群,在蜂群中找到蜂王,然后将蜂王捕捉到网兜中,再将网兜放置在蜂箱内,待蜂群全部进入蜂箱后,便撤去网兜;
步骤2,确定养殖区域:将蜂箱放置在山岩上,且该山岩四周的田土皆种植有庄稼;
步骤3,定期清理:每个月对蜂箱及其四周进行一到二次的清洁工作;
步骤4,预防虫害:在蜂群入冬时喷洒两次药剂,春初蜂群繁殖前再喷洒两次药剂;
步骤5,蜂蜜收取:对蜂箱进行称重,挑选出重量较大的蜂箱,将该蜂箱内蜂群驱赶到网兜中,取出蜂蜜。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蜂苗选择为野生的中华蜜蜂,这样的蜂群生产力较高,单个蜜蜂的体力比家蜂好,便于采集更多的花粉,生产更多蜂蜜;由于中华蜜蜂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所以将蜂箱置于蜂箱放置在山岩上,而该山岩四周的田土里种植有农作物,农作物花粉较多,这样利于蜜蜂的采粉工作,又利于农作物的传粉受精;接下来需对蜂箱进行清洁工作,让蜜蜂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蜜蜂因生病或者遭受虫害导致生产力下降;最后进行取蜜工作,蜂箱预先会称重,采蜜时再次称重,便于检测蜂箱内蜂蜜的多少,这样便能取出更多的蜂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利用本方法进行中华蜜蜂的养殖时,将蜜蜂养殖在山岩上,四周皆为农作物的田土,方便了蜜蜂的采粉工作,蜜蜂有充足的口粮,无需另外用白砂糖和蜂药来喂养蜜蜂,这样蜜蜂则能产出纯天然的蜂蜜。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在网兜内放置有蜂蜜。这样更能吸引蜂王,捕捉蜂王变得更加轻松。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清洁工作包括去除蜡屑残渣、割除劣质巢脾和清理蜜蜂尸体。这样使蜂箱内保持干净的环境,避免滋生蜡螟等害虫。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药剂为2-(4-特丁基苯氧基)-环已基丙-2-炔基亚硫酸酯。2-(4-特丁基苯氧基)-环已基丙-2-炔基亚硫酸酯的通用名为丙炔螨特,丙炔螨特属低毒广谱性有机硫杀螨剂。对螨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对成螨、若螨有效,对蜜蜂低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基本如下所示:一种中华蜜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寻找蜂苗:根据单个野生中华蜜蜂采蜜后的风行方向,寻找蜂群,在蜂群中找到蜂王,在网兜内放置有蜂蜜,然后用网兜去捕捉蜂王,捕捉到蜂王后,再将网兜放置在蜂箱内,待蜂群全部进入蜂箱后,便撤去网兜;
步骤2,确定养殖区域:选择种植农作物较多的区域作为蜜源,然后在蜜源附近寻找一定高度的山岩,使蜂箱处于开阔且干燥的地点;
步骤3,定期清理:每个月对蜂箱及其四周进行一到二次的清洁工作,清洁工作包括去除蜡屑残渣、割除劣质巢脾和清理杂物等;
步骤4,预防虫害:在蜂群入冬时喷洒两次药剂,春初蜂群繁殖前再喷洒两次药剂,药剂为丙炔螨特;
步骤5,蜂蜜收取:对蜂箱进行称重,挑选出重量较大的蜂箱,将该蜂箱内蜂群驱赶到网兜中,取出适量蜂蜜,需留一部分蜂蜜在蜂箱内供蜂群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习水县巅峰蜂业有限公司,未经习水县巅峰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4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