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地基增强和物联网融合的社区老年人监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1062.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地基 增强 联网 融合 社区 老年人 监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地基增强和物联网融合的社区老年人监护系统,包括有社区监控服务器、老年人监控装置、云平台服务器和用户移动终端;老年人监控装置包括有身体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身体检测模块用于对老人体温、血压、心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输出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发送给社区监控服务器,并通过其转发给云平台服务器;定位模块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对人体地理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位置信息输出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发送给社区监控服务器,并通过其转发给云平台服务器;用户移动终端用于从云平台服务器接收老人身体数据和位置信息。本发明实现对各个社区老人的实时监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北斗地基增强和物联网融合的社区老年人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监护及医疗护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独生子女与空巢化家庭的增多,大多数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地监护。据资料调查显示,跌倒和突发疾病是造成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易跌倒的问题,除了事前防范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老年人突发疾病或身体不适后,第一时间通知家人、社区和医院,及时进行救护将伤害降到最低。
针对这些状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老年人监护系统,即针对空巢老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状况、依靠社区来实现实时安全监护功能的社区智能监护网络系统。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随之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也发展起来,它是一套可以使北斗定位精度达到米级甚至厘米级的系统,在定位导航装置中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将定位的精准度提高很多级别,因此在各种系统或者场景中开始研究其应用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地基增强和物联网融合的社区老年人监护系统,以实现对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日常活动状况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和异常状况通过通信网络反馈给老人的监护人和社区管理人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北斗地基增强和物联网融合的社区老年人监护系统,包括有社区监控服务器、老年人监控装置、云平台服务器和用户移动终端;
所述老年人监控装置用于佩戴在老人身体上,其包括有身体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身体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均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身体检测模块用于对老人的体温、血压、心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述数据输出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社区监控服务器,并通过社区监控服务器转发给云平台服务器;
所述定位模块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对人体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输出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社区监控服务器,并通过社区监控服务器转发给云平台服务器;
用户移动终端,用于登录云平台服务器实时接收老人的身体数据和地理位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老年人监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用于在老人的触发操作下发出报警信号并输出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社区监控服务器;
所述社区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报警信号、老人身体数据和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附近的医院急救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老年人监控装置为智能腕带,其包括腕带壳体、天线单元、定位器、体温监测器、血压监测器和心率监测器,所述腕带壳体上安装有所述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一旁设置有所述定位器,所述腕带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边角设置有功能键,另一边角设置有紧急报警呼救按键,所述智能腕带的内侧设置有所述体温监测器、血压监测器和心率监测器,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体温、血压、心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米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