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0914.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兴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17/18;F26B21/00;F26B25/00;F26B2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0 | 代理人: | 胡江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茶油 高效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是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现有的的油茶加工用烘干机存在着烘干机采用高温进行烘干造成物料烘干质量较差且烘干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包括送料绞龙一、送料绞龙二、送料绞龙三和传送带,水平设置的所述送料绞龙二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送料绞龙一和送料绞龙三,送料绞龙一、送料绞龙二和送料绞龙三分别由输送电机一、输送电机二和输送电机三驱动运行,所述传送带处于送料绞龙一和送料绞龙三之间,传送带用于运送茶油籽物料,送料绞龙一上开设有用于进料的入料口,入料口处固定有延伸至传送带右端的接料板,送料绞龙三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出料口处固定有朝向传送带左端的出料管,传送带的一侧位置处还设有用于产生热风的热风箱,热风箱通过管道与多个热风管接口连接,所述热风管接口内吹出的热风方向与送料绞龙二内茶油籽物料运动方向的夹角小于90°,所述热风箱上还设有用于进风的热风箱进风口,所述输送电机一、输送电机二和输送电机三均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出料管还通过回风管与热风箱连接,回风管上安装有对湿气中水分进行回收的干燥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箱内安装有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加热丝,电加热丝的发热温度由温控器控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绞龙二的底部还铰接安装有下料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管的端口位置处铰接安装有活动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绞龙一、送料绞龙二、送料绞龙三、回风管和热风管的外部均套设有保温材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为传送网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的外侧设有外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动茶油籽物料在传送带和送料绞龙上循环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对其烘干,烘干效果理想,由于物料是循环滚进的,受热均匀,同时经过干燥后的热风可以再次进入到热风箱内进行重复利用,更加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循环式茶油籽高效烘干装置中热风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送料绞龙一、2-输送电机一、3-送料绞龙二、4-输送电机二、5-送料绞龙三、6-输送电机三、7-出料口、8-活动门、9-出料管、10-外护板、11-传送带、12-入料口、13-接料板、14-热风箱、15-热风管、16-热风管接口、17-热风箱进风口、18-回风管、19-下料门、20-干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兴,未经杨福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式自动出料的茶叶烘干机
- 下一篇:用于容器瓶吹干机的跟踪吹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