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喷雾养护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0714.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波;哈建波;刘伟;吴相斌;王远鹏;高子谦;杨青玉;晋龙凤;王娜;任勇;张磊;陈海建;贾吉春;王伟;张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喷雾 养护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喷雾养护台车。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二衬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进行14天以上的喷淋养护。如果二衬混凝土养护措施不当,混凝土强度就不能快速达到设计要求,且表面易产生温度裂纹及裂缝,直接影响隧道施工质量。
目前二衬混凝土养护多采用人工雾炮养护和根管喷淋养护,其中,所述人工雾炮养护是工人使用雾炮机对已衬砌好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水养护,其缺点是耗费人力,养护时占用通道,影响隧道施工设备的正常通行;所述根管喷淋养护的缺点是养护喷水效果差,养护面积不能全覆盖。且上述两种养护方式养护水温和需要养护的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差较大,混凝土极易由于遇冷水而产生裂纹及裂缝。
因此现在亟待一种在隧道内能够高效全覆盖养护混凝土的设备。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776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混凝土养护喷雾台车,解决现有混凝土水分过早蒸发产生收缩变形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包括门形台车主框架、行走轮及驱动机构,门形台车主框架顶部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方及门形台车主框架两侧分布有可调支撑架,可调支撑架端部安装有沿隧道衬砌轮廓线布置的拱圈,拱圈端面布设有喷雾钢管,喷雾钢管上设有喷嘴;工作平台上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储水箱以及与储水箱连接的低压造雾机,低压造雾机的出口经连接软管与喷雾钢管贯通。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冷热水喷雾,喷雾水温与养护混凝土的温差较大,养护质量低,人工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喷雾养护台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喷雾养护台车,包括行走装置、储水箱、温度传感器、电缆卷筒、支撑架、下拱形桁架、上爬梯、中爬梯、上拱形桁架、伸缩装置、主管路、雾化喷头、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下爬梯、水泵、副水箱、轨道、护栏、加热棒、行程开关、水温传感器、浮球控制阀和限位块,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储水箱的下方,行走装置下方铺设有轨道,轨道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在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和护栏,在储水箱的侧面设置有电缆卷筒,支撑架上设置有中爬梯,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下拱形桁架和上拱形桁架,上拱形桁架设置有上爬梯,在下拱形桁架和上拱形桁架上固定设置有主管路;在储水箱在开挖面一侧设置有副水箱,副水箱和储水箱通过浮球控制阀连接,浮球控制阀能够根据水位的变化调整阀门的开闭程度,实现副水箱的自动补水,副水箱外部设置有水泵,水泵与主管路通过软水管连接,在副水箱内设置有加热棒;在储水箱的后侧设置有下爬梯和控制装置,主管路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上拱形桁架和下拱形桁架与主管路之间由伸缩组件连接,能够调节喷头和衬砌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储水箱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面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上拱形桁架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进一步地,上拱形桁架和下拱形桁架是采用钢管或铝型材等轻型材料制成的桁架结构。
进一步地,在副水箱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进一步地,行走装置两端设置有行程开关。
本发明所述台车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不影响隧道施工设备正常通行的前提下,持续有效的对衬砌混凝土进行全覆盖喷淋养护,提高了养护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同时降低水温与养护混凝土的温差,提高养护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台车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台车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所示:1-行走装置,2-温度传感器,3-储水箱,4-电缆卷筒,5-支撑架,6-下拱形桁架,7-中爬梯,8-上拱形桁架,9-伸缩装置,10-主管路,11-雾化喷头,12-湿度传感器,13-控制装置,14-下爬梯,15-水泵,16-副水箱,17-轨道,18-护栏,19-行程开关,20-水温传感器,21-加热棒,22-浮球控制阀,23-限位块,24-上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事实方式对本发明所述台车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洞门防撞护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隧道衬砌模板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