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铜接线端子压块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9370.4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华发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8 | 分类号: | B30B9/28;B30B15/30;B30B15/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21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接线 端子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铜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铜接线端子压块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业制造基地和铜基础产品输出国。我国是世界上精铜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平均增长率是全球的2.4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约30万t,成为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国家。我国的铜主要用于电力、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铜的短缺状况尤为突出。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建筑、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铜材消费呈稳步上升态势,需求量的增速远远高于产量增速。
铜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铜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我国铜工业冶炼能力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我国铜基础储量3042万t,资源量3177万t,资源总量6218万t。铜矿储量与国外可比部分,不超过1800万t,居世界第七位。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铜资源依然很贫乏(尤其是缺乏富铜矿),与国外铜资源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国内铜精矿的供应不到30%,超过70%的需要依赖进口。
在铜接线端子或含铜连接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铜屑,由于铜的价值较高,因此铜屑也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然而目前铜屑的回收工艺水平差,杂质率高,最终回收后的铜屑质量较差。可见铜屑的回收工艺仍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废弃铜接线端子压块回收装置,能够自动且快速地将废铜料压制成块。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铜接线端子压块回收装置,包括基台,基台具有一台面;还包括上料装置、压块工装、液压机和机械手;压块工装包括滑座、底板、弹簧、压模、振动电机、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
滑座设置于台面上并与基台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底板设置于滑座的上方并通过弹簧构成弹性支撑;压模设置于底板上,其具有一模型腔;底板具有一连通至模型腔的通孔;振动电机设置于底板上;
第一驱动机构具有一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支撑台和一突出于支撑台的堵头;支撑台能够对底板形成支撑并使堵头插入通孔中;
第二驱动机构具有一活动端,活动端连接至滑座并能够驱动滑座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第三驱动机构具有一顶出头,顶出头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伸入通孔中;
上料装置用于容纳废弃铜接线端子和铜屑并将其输送至压模中;液压机用于将废弃铜接线端子和铜屑在压模中压制成块;机械手用于将压成的铜块取走;
第一方向平行于台面,第二方向垂直于台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滑块;直线导轨设置于台面上,滑块与直线导轨构成滑动连接,滑座设置于滑块上。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为液压缸。
进一步地,模型腔为以其轴线为回转轴的回转体腔。
进一步地,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废弃铜接线端子的第一料桶、用于容纳铜屑的第二料桶、连接至第一料桶底部的第一输料管、连接至第二料桶底部的第二输料管、控制第一输料管启闭的第一控制阀和控制第二输料管启闭的第二控制阀。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自动且快速地将废铜料压制成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块工装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压块工装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压块工装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基台;2直线导轨;3滑块;4滑座;5弹簧;6底板;7压模;7.1模型腔;8第一驱动机构;8.1堵头;8.2支撑台;9第三驱动机构;10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华发五金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丹徒区华发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9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