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8616.6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禄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H17/16;E04H17/22;E04H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安全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网,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防护网分为:山坡防护网、公路防护网、铁路防护网,园林防护网、体育场防护网、居民区防护网等。智能化隐形安全防护网,是一种安装于窗户、阳台等处,为居家生活提供防护、防盗、防坠物等安全保障的新型建筑安防产品,它集安全、美观、实用等诸多优点于一身,代表着21世纪家居安防的最新理念。常见的防护网安装较为复杂,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的安装,当防护网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现在非法分子很多,在建筑工程中偷盗材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两个竖杆通过螺钉与钢丝网固定连接,一旦钢丝网出现损坏,方便更换,在竖杆内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设有隔音层、强力弹簧、防火层和减震层四层结构,一方面起到隔音和降低冲击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防火和减震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防护板的耐用性,在钢丝网上端设置有荆棘条和电线,加强安全性,在第一竖杆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可以加强监控,防止建筑工程用材料遭到偷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钢丝网和防护板,所述第一竖杆右侧设置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底端均与固定底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钢丝网通过螺钉与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内侧通过紧固螺栓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由泡沫制成的隔音层、强力弹簧、氯化橡胶制成的防火层和橡胶制成的减震层四层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设置有荆棘条,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顶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电线,所述连接柱顶端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均为钢筋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的距离为m,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高度为.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板通过销钉与大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网为网格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优点:
1.两个竖杆通过螺钉与钢丝网固定连接,一旦钢丝网出现损坏,方便更换。
2.在竖杆内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设有隔音层、强力弹簧、防火层和减震层四层结构,一方面起到隔音和降低冲击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防火和减震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防护板的耐用性。
3.在钢丝网上端设置有荆棘条和电线,加强安全性。
4.在第一竖杆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可以加强监控,防止建筑工程用材料遭到偷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用防护网防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钢丝网;4、防护板;5、安装孔;6、隔音层;7、强力弹簧;8、防火层;9、减震层;10、紧固螺栓;11、固定底板;12、荆棘条;13、电线;14、连接柱;15、摄像头;16、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禄,未经李爱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