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发双带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7640.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余超;陆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49 | 分类号: | H04L25/49;H04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饶欣 |
地址: | 21008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发双带 功率放大器 数字 失真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共发双带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个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分别输入数字预失真模块,数字预失真模块直通,生成的两个数字预失真模块输出信号即为两个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
S2:通过两个混频器和两个频率不同的本振,将两个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调制到功率放大器所需的射频范围内,生成两路输出信号;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两路输出信号通过双路合成器合成双带信号,双带信号分别通过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后,一部分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经过输出反馈模块得到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和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并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
S4:数字预失真模块提取出数字预失真模块系数;
进行步骤S4时,数字预失真模块利用式(1)和(2)所示模型公式提取出数字预失真模块系数:
其中,x(1)(n)为第一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第n个量,x(2)(n)为第二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第n个量,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i个子量,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j个子量,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s个子量,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t个子量,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i个子量,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j个子量,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s个子量,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反馈至数字预失真模块后提取出的数字预失真系数的第t个子量,m为记忆深度,M为记忆深度的最大值,y(1)(n)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个量,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第i个子量,y(2)(n)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个量,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第i个子量,|y(1)(n-m)|j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模值的第j个子量,|y(2)(n-m)|j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模值的第j个子量,ps(n-m)为p(n)的第n-m个量的第s个子量,qt(n-m)为q(n)的第n-m个量的第t个子量,p(n)和q(n)分别如式(3)和(4)所示,N1为第一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子量总数,N2为第二基带功放输出信号的第n-m个量的模值的子量总数,N3为p(n)的第n-m个量的子量总数,N4为q(n)的第n-m个量的子量总数;
p(n)=|y(1)(n)|+|y(2)(n)| (3)
q(n)=|y(1)(n)|-|y(2)(n)| (4);
S5:两个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利用步骤S4得到的数字预失真模块系数,通过刷新数字预失真模块得到两个数字预失真模块输出信号,重复步骤S2-S5,迭代3-4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发双带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第z次进行步骤S5时,1<z≤迭代总次数,数字预失真模块利用式(5)和(6)所示模型公式计算出数字预失真模块输出信号:
其中,为第一数字预失真模块输出信号的第n个量,为第二数字预失真模块输出信号的第n个量,为第一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第n-m个量的第i个子量,为第二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第n-m个量的第i个子量,|x(2)(n-m)|j为第二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模值的第j个子量,|x(1)(n-m)|j为第一频段的基带功放输入信号的模值的第j个子量,us(n-m)为u(n)的第n-m个量的第s个子量,vt(n-m)为v(n)的第n-m个量的第t个子量,u(n)和v(n)分别如式(7)和(8)所示;
u(n)=|x(1)(n)|+|x(2)(n)| (7)
v(n)=|x(1)(n)|-|x(2)(n)| (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76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