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排渣中药过滤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4877.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嘉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曹雪菲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中药 过滤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排渣中药过滤加热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内侧设有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空间为外腔室,内筒体的内侧空间为内腔室,内筒体的顶部设有纱网,加工箱的顶部滑套内配合滑动设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推拉杆的下端通过旋转体与纱网连接,推拉杆的下部周向设有多个斜杆,斜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搅拌叶,加工箱的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搅拌轴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横杆,横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搅拌叶,通孔和螺旋叶片之间还设有电加热杆。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过滤前的搅拌增加过滤效率,过滤后的搅拌提升混合和加热均匀性,且药渣排出快捷方便,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捷排渣中药过滤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在我国,中药在药品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药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药液提取罐,当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后,通过过滤装置滤掉提取液中的药渣。然而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结构较传统,过滤效率低,药渣清理不便,且不具有过滤后药液混合加热的功能,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排渣中药过滤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排渣中药过滤加热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内侧设有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空间为外腔室,内筒体的内侧空间为内腔室,所述内筒体的顶部设有纱网,所述加工箱的顶部中间安装有滑套,滑套内配合滑动设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手柄和滑套之间的推拉杆上设有调节螺母,所述推拉杆的下端通过旋转体与纱网连接,所述推拉杆的下部周向设有多个斜杆,斜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搅拌叶,所述加工箱的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与加工箱的底部为密封转动连接,搅拌轴的输出轴延伸至内腔室的上部,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横杆,横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搅拌叶呈矩形状结构,通孔呈纵向均匀排布,且通孔为内端向下20°倾斜设置,所述通孔和螺旋叶片之间还设有电加热杆,电加热杆的下端固定于加工箱的内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体为上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内筒体的下端密封固定于加工箱的内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纱网平铺展开呈圆形,且直径大于内腔室的内径,纱网中部位于最下方时不与搅拌轴上端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呈球形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体和纱网的连接处位于纱网的中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杆与推拉杆呈45°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叶为中部下凹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工箱的顶部还设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下端突出于加工箱的内顶部设置,加工箱的侧面底部设有与外腔室连通的排渣管,加工箱的底部外圈设有多根支腿,加工箱的底部还设有与内腔室连通的排料管,所述排渣管、排料管和进料管上还分别设有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药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家用煎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