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4442.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季杰;赖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L27/58;A61L27/56;A61L27/5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复 部分 吸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包含编织体与涂层;所述编织体包含支撑基层,支撑基层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织单元;涂层设置在支撑基层沿厚度延伸方向两个端面中的其中一个端面或全部端面上;所述支撑基层由不可降解材质制成,涂层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涂层喷涂在支撑基层上。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初始固定强度,同时能够使肩袖和肱骨头之间紧密结合,减少间隙;而且随着胶原蛋白逐渐降解,人体自身结缔组织逐渐生长进入补片微孔,形成整体结构,加快肩袖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损伤,患者往往因某一次外伤后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有:肩外侧疼痛,并可以向颈部、上臂部放射;肩外展、或做肩从外旋迅速内旋的鞭打动作时,会使疼痛加重;肩做外旋外展抗阻时,肩部亦出现明显疼痛;肩袖损伤时间较长时,还会有三角肌萎缩。在正常人群中,肩袖损伤占肩关节疾患的5%~40%,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占17%~41%。
目前临床上肩袖损伤修复技术有单、双排带线锚钉,穿骨缝合技术。随着修复器械的改进及修复技术的提高,大量的肩袖损伤可以进行腱-骨缝合,但仍有部分肩袖因撕裂巨大以及组织挛缩不能得到修补,因此临床上出现了一些通过转移肌腱技术来修复肩袖的技术,其中最常见的为胸大肌转移技术和背阔肌转移技术。但是当患者肩关节有前上方不稳或者巨大的肩袖损伤时,无论在疼痛还是在功能方面效果并不甚理想。虽然肩袖修复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术后仍存在38%~94%的再撕裂率,特别是退变性肩袖损伤的腱-骨愈合程度较低。
理想的肩袖修复:较高的初始固定强度,达到肩袖初始强度;肩袖和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尽量少;反复活动后仍然能够维持机械稳定;加载循环荷载时可以保持机械稳定性;优化“愈合部位”的生物学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及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肩袖修复的部分可吸收补片,包含编织体与涂层;所述编织体包含支撑基层,支撑基层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织单元;
涂层设置在支撑基层沿厚度延伸方向两个端面中的其中一个端面或全部端面上;
所述支撑基层由不可降解材质制成,涂层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涂层喷涂在支撑基层上。
优选地,编织体中沿厚度延伸方向上同一层的多个编织单元依次相连形成编织层;
包含多个所述编织层,编织层在编织体厚度延伸方向上依次堆叠;
相邻两个编织层之间能够相对滑动并使得编织体在初始状态与展开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初始状态下,多个编织层平齐堆叠,在编织体横截面上,多个编织单元呈矩阵布置,编织体的宽度最小;
所述展开状态下,多个编织层错开堆叠,在编织体横截面上,多个编织单元呈平行四边形布置,编织体宽度变大。
优选地,所述编织体还包含弹性绳;
弹性绳连接编织体在初始状态下的沿厚度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编织单元;
展开状态下,弹性绳处于拉伸状态。
优选地,编织体沿宽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牵引件、第二牵引件这两个牵引件;
在沿编织体厚度延伸方向上,第一牵引件、第二牵引件分别连接在处于最外侧的两个编织层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件与编织体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朱鹮的采精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易回收腔静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