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隧道预制中隔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4428.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常磊;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预制 隔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地铁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预制中隔墙结构。
背景技术
虽然中隔墙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个隧道施工中,但因隧道中隔墙的类型选择导致隔墙失稳事故屡见不鲜。隧道中隔墙的类型,关系到中隔墙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甚至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和运行安全,是中隔墙质量控制研究的关键问题。蒲治戎以贵阳遵义中路连拱隧道为依托,对中隔墙断面形式研究,采用不同中墙形式对中隔墙应力、内力和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得出了不同中隔墙断面形式的影响规律;赵小聪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中隔墙的断面、施工方法,对中隔墙力学行为与隧道整体结构稳定性研究,得出了与中隔墙断面、施工工序的不同,中隔墙弯矩变化规律。中隔墙的位移、力学行为以及沉降指标都直接影响隧道的整体稳定性,中隔墙的失稳必将导致整个隧道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对中隔墙的稳定分析是连拱隧道整体安全性分析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连拱隧道与其他形式隧道的最大区别。尽管国内外对隧道中隔墙的断面形状、施工工序、力学行为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对隧道中隔墙类型对隔墙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仍存在需要商榷之处。深入研究隧道中隔墙类型对隔墙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需要尽快推导出中隔墙稳定性计算公式,提高隧道隔墙的稳定性、安全性,这对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国内早期建成的连拱隧道基本上都是直中墙形式,如广东京珠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云南昆石高速公路清水沟1号隧道、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的双港口一号、二号等连拱隧道等,直中墙局部应力集中显著,直中墙顶部防排水施工难度大,防排水效果差,直中墙与曲边墙内空断面形式不匹配,视觉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隧道中隔墙结构上述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预制中隔墙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隧道预制中隔墙结构,包括隧道管片(1)、预制中隔墙(2)、卡槽构件(3)、高强度螺栓(4)、弹性防火密封胶(6);所述隧道管片(1)的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卡槽构件(3),隧道管片(1)内的顶部和预制中隔墙(2)的顶部通过卡槽构件(3)连接,预制中隔墙(2)和卡槽构件(3)之间的缝隙采用弹性防火密封胶(6)进行密封;预制中隔墙(2)的下部通过高强度螺栓(4)将隧道管片下部填充层(7)与预制中隔墙(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中隔墙(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上设置有若干个预留螺栓孔洞(2-2),预留螺栓孔洞(2-2)与高强度螺栓(4)相连,用于将预制中隔墙(2)固定在隧道管片下部填充层(7)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中隔墙(2)的两侧也设有预留螺栓孔洞(2-2),此预留螺栓孔洞(2-2)用于将两块预制中隔墙(2)通过U型螺栓(5)相连,两块预制中隔墙结构(2)之间的缝隙采用弹性防火密封胶(6)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构件(3)包括卡槽构件与隧道管片连接筋(3-1)、预留卡槽(3-2),所述隧道管片连接筋(3-1)的一端与隧道管片(1)固定连接,隧道管片连接筋(3-1)的另一端与预留卡槽(3-2)固定连接,预留卡槽(3-2)的尺寸与预制中隔墙(2)的顶部尺寸相匹配,预留卡槽(3-2)内填充有柔性防火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中隔墙(2)的截面形式为曲中墙,其下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每块预制中隔墙(2)的长度比每块隧道管片(1)的长度小20mm。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中隔墙(2)下部设置的底座(2-1)向两侧延伸长度不小于高强度螺栓(4)直径的3倍。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管片(1)的横截面为类椭圆形或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所述预制中隔墙其截面形式为曲中墙,可以更好地减小中隔墙应力集中现象,曲中墙的视觉效果相对直中墙来说更佳,此外所述预制中隔墙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方便拼装施工,同时,中隔墙的长度与隧道管片的长度相同,不会改变隧道的连接刚度,保证了隧道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类椭圆形隧道中隔墙整体示意图。
图2为圆形隧道中隔墙整体示意图。
图3为隧道预制中隔墙安装示意图。
图4为预制中隔墙剖面图。
图5为预制中隔墙正视图。
图6为隧道管片纵向剖面图。
图7为隧道管片横向剖面图。
图8为隧道预制中隔墙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9为隧道管片与卡槽构件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针式驱蚊胸针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存储的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