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木结构抗折保温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3424.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292;E04C2/32;E04C2/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木结构 保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木结构抗折保温墙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增强型木结构抗折保温墙板的结构中,上下端部为木顶板和木底板,木顶板和木底板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为木侧板,木底板、木顶板、木侧板和墙面板层围成木外框,木底板、木顶板的左右两端均伸到木侧板的外边缘;在木框内部设置有双层齿状抗折耗能钢板,双层齿状抗折耗能钢板之间设置有填充纤维混凝土,在双层齿状抗折耗能钢板外侧、墙面板层内侧设置有保温填充材料。本发明稳定性好、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工业化程度,经济效果好,降低建造成本,有效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而且其自身质量轻,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型木结构抗折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欧美、日本和澳洲住宅以木结构为主,轻型木结构是现有房屋结构中最经久耐用的结构之一,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新建独户住宅中,壁式框架木结构房屋占总量的92%,混凝土房屋占5.5%,钢铁等建筑占2.5%, 1990年,我国农村新建混凝土房屋面积不到砖木房屋面积的50%,2011年,混凝土房屋面积已是砖木房屋面积的2.7倍。木材固化二氧化碳,水泥严重污染环境,生产1吨材料,钢铁释放二氧化碳1.6吨,水泥释放二氧化碳0.8吨,22亿吨水泥将产生17.6亿吨二氧化碳,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1/4。国家要调整产品和结构,压缩水泥产量,但如果不解决替代材料问题,很难将水泥产量压下来,建筑垃圾吞噬大量良田和土地。如果使用木结构建筑,建筑垃圾问题将得到很好解决。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石灰石资源并不富裕,截至2007年全国已探明石灰石基础储量750亿吨,其中具备经济开采条件的只有390亿吨。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是21.84亿吨,按1吨水泥消耗0.94吨石灰石计算,750亿吨石灰石,也仅够用32年。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6%以上,如果依靠进口,这样大的需求无人能供应。届时,水泥价格将飞涨,不用木结构建筑,将行不通。木材不但释放氧气,而且固化二氧化碳,生产1吨木材,释放氧气1.62吨,吸收固化二氧化碳1.82吨,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木材、竹材资源充裕: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良好态势。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面积净增393.0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三是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人工林面积6200万公顷,净增843.11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亿立方米,净增4.47亿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46.18万公顷,后备森林资源呈增加趋势。四是森林采伐逐步向人工林转移。天然林采伐量下降,人工林采伐量上升,人工林采伐量占全国森林采伐量的39.44%,上升12.27个百分点,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移稳步推进。五是中国有世界最多的竹材资源,占世界40%,目前70%~80%用于农业,有很大发展空间。重组竹和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很有发展前途。中国现有人工用材林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发展前景很好。其中,杨树667万公顷1亿亩,为世界第一,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占人工用材林的13.7%,以每亩年产1立方米计算,理论上每年可提供木材1亿立方米以上;桉树260万公顷3900万亩,每年可提供木材近4000万立方米。人工用材林中还有80%的杉、松和其他树种,可以提供大量胶合板原料。木材应用促进了人工林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苏北森林覆盖率不到2%。90年代,由于人造板工业发展,促进了林业发展,现在森林覆盖率超过30%,泗阳甚至已达到48.5%。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许多木材工业发达的地区,林业发展都非常迅速。从国外看,北美、欧洲、新西兰等也都是由于木材需求的刺激,林业不断发展,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都在不断增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3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