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XML的二进制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1909.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廖辉;郝后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xml 二进制 配置文件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XML的二进制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属于电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化系统中的智能电子设备要正确的执行逻辑功能,需要根据系统环境配置系统和设备参数。这些参数以配置文件形式存储于智能电子设备中,供其在启动过程中加载并初始化设备。常用的配置文件有两种:XML文件和二进制文件。XML文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可读性和维护性强,但文件内容大,解析效率低,不适合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二进制文件通过专门的配置工具生成,内容精炼、解析效率高,但任何格式的更改均需同步修改配置工具,配置文件与配置工具的耦合性强,维护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XML的二进制配置文件生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XML的二进制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包括,
根据智能设备配置内容的需要创建XML配置模板,在XML配置模板中定义元素名称、元素属性名称、元素属性值的数据类型以及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对应的XML配置文件中编辑元素属性值;
配置工具读取XML配置模板中的配置关系,在XML配置文件中根据名称查找对应元素属性值,将元素属性值按照数据类型转换为二进制格式,写入二进制配置文件。
XML配置模板的结构为,
XML配置模板拥有根元素ConfigModel;
ConfigModel拥有不少于一个子元素DO;
DO有一个属性,即元素名称DO_Name;
DO拥有若干个子元素,DO的子元素为另一个DO和/或子元素DA;
DA有二个属性,一个为元素属性名称DA_Name,另一个为元素属性值的数据类型DA_ValueType。
XML配置文件的结构为,
XML配置文件拥有根元素Config;
Config拥有若干个子元素;
Config的子元素名称与XML配置模板中第一级DO的DO_Name一致,该子元素的属性包括元素属性名称和元素属性值,元素属性名称与对应DA的DA_Name一致,元素属性值按照对应DA的DA_ValueType来填写。
若第一级DO的子元素为另一个DO,即下一级DO,XML配置文件中,Config的子元素拥有子元素,其名称与下一级DO的DO_Name一致,元素属性名称与对应DA的DA_Name一致,元素属性值按照对应DA的DA_ValueType来填写。
转换为二进制格式的过程为,
S1)配置工具首先获取XML配置模板中第一级DO的DO_Name;
S2)在XML配置文件中找到与DO_Name名称一致的元素;
S3)获取XML配置模板中DO的子元素,若子元素为下一级DO,则获取下一级DO的DO_Name,转至步骤S2;若子元素为DA,则获取DA的DA_Name,在XML配置文件目标元素中找到与DA_Name名称一致的属性,获取属性值,再根据DA的DA_ValueType中定义的数据类型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将二进制数据写入二进制配置文件。
将元素属性值按照数据类型转换为二进制格式,以顺序方式写入二进制配置文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任意的XML配置文件和对应的XML配置模板均可使用同一个配置工具将其转换为二进制配置文件,有效解决了二进制配置文件与配置工具的强耦合性,便于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管理和维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XML的二进制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智能设备配置内容的需要创建XML配置模板,在XML配置模板中定义元素名称、元素属性名称、元素属性值的数据类型以及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XML配置模板的结构为:
XML配置模板拥有根元素ConfigModel;
ConfigModel拥有不少于一个子元素DO;
DO有一个属性,即元素名称DO_Name;
DO拥有若干个子元素,DO的子元素为另一个DO和/或子元素DA;
DA有二个属性,一个为元素属性名称DA_Name,另一个为元素属性值的数据类型DA_ValueType。
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