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验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浸蚀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1566.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江平;曾辉;刘洪杰;董猛;夏彩荥;赵彦;郭宏川;曾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0;G01N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p91 p92 cr mo 合金 铁素体 耐热钢 焊接 接头 浸蚀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焊接接头的理化检验,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浸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量取原料:苦味酸0.2~2%,过硫酸铵1~5%,氯化钠1~5%,磷酸45~55%,水33~50%;b、搅拌均匀,取上层清液即得到浸蚀剂。本发明的优点是:1)制得的浸蚀剂能够实现通过一次性腐蚀,即可同时清晰、真实、无假象地显示T/P91或T/P92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形貌,且组织细节显示完整。2)配制浸蚀剂所用的试剂组成简单,配制操作简便;所得浸蚀剂使用方便,并可长期保存。3)对观察所用的光学显微镜无特殊要求,便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接头的理化检验,尤其是一种用于焊接接头金相检验的浸蚀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P91、T/P92钢常与12Cr1MoVG、SA-335P22等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主要用于锅炉过热器、再热器、集箱等部件的制造。虽然T/P91、T/P92亦为铁素体耐热钢,但其化学成分、组织类别与12Cr1MoVG、SA-335P22等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该类焊接接头各区域(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的化学成分、组织类型及电位差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金相检验时需要采用多种浸蚀剂,分别、分次腐蚀不同部位,以分别显示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形貌。此种传统浸蚀方法存在多次腐蚀带来的诸如腐蚀膜干扰、过腐蚀、腐蚀表面污染、腐蚀假象等弊端,极大的影响该类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的检验与分析质量。
为此,极有必要找到一种试剂组成简单、安全且能长期稳定使用的浸蚀剂,通过一次性腐蚀,即可将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同时清晰、真实、无假象地显示出来,以保证该类焊接接头金相检验质量,同时提高检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验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浸蚀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检验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浸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方量取原料:苦味酸0.2~2%,过硫酸铵1~5%,氯化钠1~5%,磷酸45~55%,水33~50%;
B、将上述原料置于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清液即为用于检验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浸蚀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了防止试剂本身所带的杂质对最终观察所带来的影响,本发明中所用的苦味酸、过硫酸铵、氯化钠以及磷酸试剂最好是选用分析纯或优级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B中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可能会出现分层现象(当苦味酸添加量较高,不能全溶解于溶液中时即会出现分层现象),此时步骤B中所述的“清液”即为上层清液。也有可能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当苦味酸添加量较低,能够完全溶解于溶液中时即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此时步骤B中的“清液”即为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溶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待测试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抛光试样;
B、用适量本发明的浸蚀剂浸蚀抛光试样的抛光面,浸蚀完成后得到浸蚀试样;
C、用水将浸蚀试样冲洗干净,然后往试样的抛光面上滴加无水乙醇,之后再用热风将抛光面吹干,得到观察试样;
D、将观察试样置于光学显微镜明场照明下观察抛光面,即可真实、清晰的显示T/P91或T/P92钢与Cr-Mo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钢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