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假粉煤灰的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7193.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封广森;曹德光;雷维智;吴宝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4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灰 鉴别 偏光显微镜 粉煤灰颗粒 分散液 载物台 玻片 明暗 制备 检测 转动 视域 低倍物镜 分散液中 鉴别结果 客观判断 人为误差 外观形貌 有效减少 主观鉴别 转动过程 交替的 观察 偏光 正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假粉煤灰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检测粉煤灰;制备待检测粉煤灰的分散液,并制备含有所述分散液的待检玻片;将所述待检玻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先于低倍物镜下找到所述分散液中的待检测粉煤灰颗粒,再调节所述偏光显微镜至正交偏光模式,转动载物台,根据所述转动过程中视域的明暗情况得出鉴别结果。本发明完全摒弃了采用观察粉煤灰颗粒外观形貌的主观鉴别方式,而采用了单纯转动载物台,观察是否出现明暗交替的客观判断方式,有效减少人为误差;并且,本发明仅采用偏光显微镜即可直接完成对待测粉煤灰的鉴别,具备鉴别成本低、鉴别快速,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混合材鉴别领域,特别是涉及真假粉煤灰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润滑、改善和易性,特别对于泵送混凝土尤为重要,市面上假粉煤灰主要为真粉煤灰掺入一定量的石英砂或者石灰石,放入磨机内粉磨至一定细度后充当真粉煤灰。搅拌站在用到这假灰时,会出现和易性差,难泵送,后期强度增长不上去的情况,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良后果。
目前市面上粉煤灰主要鉴别方式为采用反光显微镜和XRD衍射法。反光显微镜:采取先筛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来说粉煤灰颗粒在显微镜下光滑的玻璃球状较多,较大粒径级别的颗粒表面不规则但也大致呈球状。如果掺入过多磨细沙粉、石粉,则各粒径级别的不规则颗粒较多。XRD衍射法主要利用粉煤灰经过高温烧结和快速冷却后,变成玻璃体。
而假粉煤灰即为在真粉煤灰中加入的部分石英砂或石灰石,经过在磨内研磨后而得。通过XRD衍射分析,玻璃体是没有明显衍射峰的,而石英砂分别在26.64、20.86和50.14出现衍射峰,石灰石分别在29.42、47.54和48.54出现衍射峰,即如果出现明显的衍射峰即可判断该粉煤灰为假灰。
反光显微镜法:判断真假粉煤灰的方式为观察粉煤灰中颗粒的棱角多少和颗粒呈球状的外貌,受观察者的经验、能力影响因素较大。XRD衍射分析法,XRD采购价格高、需要专业人员维护、分析,一般的混凝土企业难以维持该设备的正常运转,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鉴别方法受主观因素干扰大、鉴别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不存在主观因素干扰的、成本低的真假粉煤灰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假粉煤灰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粉煤灰;
制备待检测粉煤灰的分散液,并制备含有所述分散液的待检玻片;
将所述待检玻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先于低倍物镜下找到所述分散液中的待检测粉煤灰颗粒,再调节所述偏光显微镜至正交偏光模式,转动载物台,根据所述转动过程中视域的明暗情况得出鉴别结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转动过程中视域的明暗观察情况得出鉴别结果包括:
如转动过程中视域中的所述待检测粉煤灰颗粒一直处于黑暗状态,则所述待检测粉煤灰颗粒为真;
如转动过程中视域中的所述待检测粉煤灰颗粒出现明暗交替现象,则所述待检测粉煤灰颗粒为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液中的溶剂为无色有机溶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直接将待检测粉煤灰加至所述无色有机溶剂中混匀后获得;或者先将待检测粉煤灰加至载玻片上,然后再向所述待检测粉煤灰滴加所述无色有机溶剂获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检玻片在10×视域中能够看到15~25个待检测粉煤灰颗粒。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粉煤灰还需要进行均匀化处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匀化处理的方式包括对所述检测粉煤灰进行机械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未经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