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装置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6520.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华;马继伟;鞠龙家;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89;F24F11/64;F24H3/04;F24H9/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装置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本体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电加热本体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电加热本体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接收状态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状态检测信号确定当前风道环境中所述电加热本体的多个标准工位,并生成驱动信号驱动步进电机带动所述电加热本体旋转至其中一个所述标准工位工作。还包括一种空调器。本发明所公开的电加热装置,可以根据空调器风道的设计,筛选出电加热的最佳标准工作位置,并根据实际的状态控制电加热旋转至不同的位置,达到噪音、风阻、实际功率的精确控制。控制过程不受风道设计的限制,控制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和一种设置有该种电加热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工程中,除了常见的热湿处理设备之外,还常用电加热器等其他热湿处理设备。电加热器是电流通过电热丝或电热管来加热空气的设备,具有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结构紧凑且易于实现湿度自动控制等优点。因此在小型空调系统和小型空调装置中应用较广。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器选型比较简单,直接按加热空气需要的热量,选择电加热器的功率。常见的电加热器均为工厂定型生产,在出厂前固定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壳体中,通过电路通断控制启闭。常见的电加热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面积较大的散热面。
小型空调系统和小型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制热和除湿模式。在制冷或除湿运行时,电加热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制热模式,电加热也仅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特定情况下开启。由于空调器的风道设计不同,电加热的设置位置会对风机蜗壳出风速度和空气循环流动产生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电加热改进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柜式空调器电加热器的改进结构》(申请号200510016326.4)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电加热器的底端与小型步进电机的动子连接,使电加热器能90度转动。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行时,电加热器工作并置于水平位置。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或除湿运行时,电加热器不通电工作,可以由小型步进电机将电加热器转动位置,由水平位置转动为竖直位置。”不难看出,虽然对比文件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调整电加热器在壳体中的位置,但仅限于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之间、竖直和水平两个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实际上,由于空调器壳体中的气流在不断地与换热器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所以,与电加热接触的媒介并不是恒温的,因此,电加热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功率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空调器风道设计通常不是标准几何形状,因此也无法得知电加热对风道空气流动的影响。所以,仅在两个位置调整电加热的旋转角度,很难实现在充分利用电加热加热的条件下,降低其对送风气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改进装置存在调节精度低,误差大的缺点,由于其无法应用在多种空调设计的风道中,适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改进装置存在调节精度低、误差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本体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电加热本体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电加热本体旋转;还包括控制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接收状态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状态检测信号确定当前风道环境中所述电加热本体的多个标准工位,并生成驱动信号驱动步进电机带动所述电加热本体旋转至其中一个所述标准工位或旋转至两个所述标准工位之间。
进一步的,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电加热本体的实际功率检测信号并筛选实际功率最大的电加热旋转位置和所述实际功率最小的旋转位置;存储实际功率最大的电加热旋转位置为第一标准工位,实际功率最小的电加热旋转位置为第二标准工位。
进一步的,设置在空调器出风口上的压力传感器输出压力状态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器,非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压力状态检测信号并筛选压力检测值最大的电加热旋转位置;存储压力检测值最大的电加热旋转位置为待机标准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