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6334.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6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春;李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恒世达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41108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路缘石 生产工艺 | ||
1.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路缘石包括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所述面层块(20)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上方,另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侧边,所述基层块(10)由基层料填充而成,面层块(20)由面层料填充而成,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
S1:将模框(30)放置在激振平台(40)上,模框(30)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侧板(31),当侧板(31)移动到远离模框(30)的a内侧壁(35)时,从而使侧板(31)与模框(30)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
S2: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10),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8~12mm,从而使基层块(10)的顶部与模框(30)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
S3:将侧板(31)向模框(30)的a内侧壁(35)移动,并贴近模框(30)的a内侧壁(35),从而使侧板(31)与成型后的基层块(10)之间留出间隙,所述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
S4:所述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部下料腔和面层侧部下料腔内,得到面层块(20);
S5:压头压住模框(30),并启动电机,使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中的空气、水分排出,得到双面路缘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能够在模框(30)内移动的距离为2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能够在模框(30)内移动的距离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的一端连接有油缸(34),所述油缸(34)带动侧板(31)在模框(30)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料的成分主要由水泥、米石、碎粉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料的成分主要由白色天然砂、黑色天然砂和白水泥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30)主要包括底板(33),所述底板(33)安装在激振平台(40)上,所述底板(33)上方设置有框体(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得到双面路缘石后,取下框体(32),并通过底板(33)将路缘石转运至静置养护区,使路双面缘石静置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恒世达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内江市恒世达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3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