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型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85627.0 申请日: 2017-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7938464B 公开(公告)日: 2019-12-10
发明(设计)人: 吴帆;刘长武;刁兆丰;冯波;孙位;李晓龙;张立舟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E01C11/22 分类号: E01C11/22;C04B28/00;C04B14/02;C04B38/08;B01J20/20;C02F1/28;C04B111/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壳 轻质 净化材料 净化 混凝土 面源污染控制 混凝土构件 透水土工布 净化构件 空腔内部 绿色环保 内部空腔 内部设置 单粒径 氮磷钾 活性碳 减水剂 石英砂 水混合 松子壳 吸附水 椰子壳 有机物 中空型 重金属 沸石 硅灰 级配 空腔 粒径 桃壳 杏壳 制备 制作 海绵 填充 污染物 水泥 参考 施工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型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和内部空腔,所述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由果壳、水泥、硅灰、减水剂和水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果壳的粒径为单粒径级配;所述果壳为桃壳、杏壳、椰子壳和松子壳,所述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净化材料,所述净化材料由石英砂、沸石和活性碳混合而成,所述净化材料与空腔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本发明利用轻质果壳为原料制作的净化构件,绿色环保,质量轻,施工方便,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氮磷钾及重金属等污染物,对实现海绵城市的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型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后利用,既可以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降低管网工程建设成本,又可以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但随着工业废气的排放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且施用时期较为集中,降水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随着雨水进入河道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河道生态环境。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近 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另外,城市面源污染物也被雨水携带大量进入河道水体,造成河道水质的严重污染,降雨径流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

我国每年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都在逐年增加,而这些排放的污染物随着大气循环进入雨水中,天然降水与地面径流往往大量携带地面上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染物,未经净化后雨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直接危害河道生态系统,会加剧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目前,在生态河道建设方面,虽然各地方政府每年耗费了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用于河道污染物处理,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海绵城市作为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节约用水,解决水环境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在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集中考虑了雨水的渗透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如何降低雨水中污染物的问题,而且当前的净化材料价格过高,净化效率低,不能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巨大需求。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优点。虽然,为了实现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工业、农业或其他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高炉矿渣、贝壳、油棕榈壳和椰子壳等作为原材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粗骨料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只能透水,几乎未考虑净水问题。因此,结合海绵城市的自然透水、自然净化的理念,急需研发出一种不仅可以自然透水,而且还可以净水,能够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以实现海绵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轻质透水净水混凝土构件。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型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它是利用果壳为原料制作的净水构件,具有轻质混凝土的优点,不仅绿色环保,质量轻,施工方便,而且还可以透水净水,对实现海绵城市的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中空型轻质净化果壳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果壳收集干燥后,除去杂质,用破碎机将干燥后的果壳,破碎成颗粒状;S2)将破碎后的颗粒用粒径为9.5mm筛筛分,将粒径大于9.5mm的单粒径级配颗粒作为粗骨料;S3)将筛分后的颗粒放入碳化炉,在700~120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经过6~12小时的加热碳化;S4)按照配合比设计,分别取碳化后的单粒径果壳、水泥、硅灰和减水剂称重,将称重后的材料倒入搅拌机,干拌3分钟后,加入60%的水继续搅拌2分钟,之后加入40%的水,继续搅拌至少5分钟;S5)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分两次倒入预制模具,中间预留有空腔,首次浇筑高度为设计空腔高度,待下部初凝后,在空腔内部填入净化材料,随后再次将混合物倒入,完成上部浇筑;S6)将浇筑后的样本,室内养护至少24小时后脱模,随后放入养护箱养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5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